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王者 > 分节阅读 133

分节阅读 133(2/2)

目录

四路伏兵尽出,张绣和胡车儿,再次奋力杀出重围,此刻他们身旁的将士,已经不足一千。

此战张绣三万大军战死五千,降者有一万五千之多,逃跑者无法计数。总之,这一战张绣几乎全军覆没。

第八部入主中原第十五章北方战事

宛城官邸,议事厅。

贾诩在张绣走后,心神一直不宁,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突然,士兵来报:“贾功曹,外头有一伤者求见。”

贾诩心中一寒,快步走出官邸,见一个伤势很重的人,在一个士兵的搀扶下,站在一旁。

那人见到贾诩,立刻道:“贾功曹,在下奉命围缴山贼,眼看快成功之时,突然杀出一群恶匪。这恶匪非常勇悍,我们不敌,除我一人之外,其余全部阵亡。”

刚说道此处,那人就忍不住,一口鲜血喷出,顿时毙命。

贾诩脸上一阵严肃,其实这些人是他派去刺杀刘磐的杀手,先前那些话的意思,就是他们奉命刺杀刘磐,本来,事情以成。可是,有神秘人突然襄助,神秘人武艺高强,所有杀手除他之外,全部被杀。

也就是说刺杀任务已经失败,刘磐将会安全的回到襄阳。

贾诩叹了口气,道:“天意如此,为之奈何。”感慨之余,便立刻下令将来人厚葬,以免节外生枝。

这时,突然有吕布军使者到来。

贾诩立刻在府衙议事厅中接见。

客套一番,贾诩就开门见山的问道:“不知,使者来我宛城,所谓何事”

使者取出书函呈上,说道:“我家大人希望在六日后,一起对孙灿军发动攻势。张绣大人攻打汝南,刘荆州出兵安丰,我主兵发乌江港。三路大军,一起出击,如此,定可大破孙灿。将孙灿军一网打尽,彻底消灭。”

贾诩神色巨变,急道:“什么吕布还没有攻克乌江港孙灿还占据淮河天险”

使者不明所以,如实回答道:“孙灿军司马荀太过狡诈,命人在淮河之上,以铁索横江,我军暂时还未能攻克乌江港。”

贾诩听到了确定,顿时无力的瘫在了大椅上,神色一片茫然,口中囔囔道:“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此时此刻,贾诩终于将一切全部想明白了,乌江港未失就代表淮南并没有告急,孙灿军有能力两线作战,而且游刃有余,并没有露出败绩。

孙灿没有任何理由要急忙撤退。唯一的解释就是刻意而为之。

既然刻意而为之,那么对方又不谴重兵围剿追击的张绣,显然令有所图。

贾诩的脑中出现三个想法:

第一、火速撤退,放弃宛城,谋求徐州。

第二、不顾宛城,直接攻入荆州腹地。

这两条可能信都不大,都有致命的弱点。

剩下最后一条,也就是他最担心的。那就是对手早再事先就洞察了他的计策,并且,在路上设伏,等候张绣自投罗网,这一点可能性最大。

吕布军使者见贾诩有些失魂落魄,便叫了两声:“贾司马贾司马”

贾诩惊厥而醒,轻拭额上汗珠,恢复了镇定,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诩不好妄自定夺。使者可去驿馆歇息,等我家大人回来后,再行商议。”

遣开了使者,贾诩静静的呆在议事厅中,静静的等着消息,到底是大破孙灿,还是被孙灿击跨。

此刻,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已经认可了孙灿。两次被骗,他已经瞧出了孙灿军那无穷的潜力,以及孙灿自身的实力。

他心目中的名主并非要强于他,但至少要有让他信服的能力。

最近几日,孙灿由失败,转为胜利,足以见他的雄才大略确实世上少有。

胜不骄,败不馁,也是成大事者,首要条件之一。

若是张绣大破孙灿,那么他也会劝张绣投降,而他就是取得宛城的最大功臣。若是被孙灿击跨,那就更要向孙灿投降。一个势力如此强大,才华如此出色的君主,只有两条路供他选择。

其一、是毁了他,让他无法威胁自己。其二、就是辅佐他,在他身旁出谋划策,借助他的光芒,来滋润自己。

显然,贾诩根本无力毁了孙灿,只有借助他的光辉,来滋润他自己。

只有如此,才是目前最明智的抉择。

大约半个时辰。

张绣终于回到了宛城,领着不到一千的军士,无精打采的回到了宛城,走进议事厅。

张绣见到贾诩,沮丧的说道:“文和先生,我军六次遭到伏击,三万大军仅剩千余。如今形势应当如何是好”

贾诩浑身剧震,他原本以为张绣再惨也不过是惨败而已,万万想不到对方竟然一战就将三万名震天下的西凉骑兵杀败,而且竟只有不到一千人安然回来,当下骇然道:“对方究竟如何设伏,竟让我军损失如此巨大。”

张绣将孙灿的六路伏兵,详细的说了一遍。

贾诩暗叹:“对方将我们的行动,全部都计划在内,一步不差。与之为敌,将来必将死无葬身之所,还投降为妙。如此,不但对张将军好,对于我也有莫大的好处。”

顾念至此,他劝说道:“孙灿胸才伟略,世间少有,乃世之明主。得天下者,将来必是孙灿无疑。此刻,我们已经无力与他对抗,不如归降,跟随孙灿,助其打天下。为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张绣听了略微有些心动,但又有些为难的说道:“可是孙灿杀了我叔父,若降他,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贾诩心中暗笑,张绣是什么人,他那有不清楚的道理,什么怕天下人耻笑,无非就是因为曾经三次打败孙灿,怕孙灿容不下他而已,当即道:“战场之上,死伤再所难免。张济大人之死,乃天意所为,岂能怪罪他人孙灿气度宏大,与当年的齐桓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会因为先前三败而嫉恨于心。”

张绣熟读春秋,知道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当年重用差点将他射死的仇敌管仲,后更册封他为“仲父”,而管仲也感其恩,施展惊世之才,助齐桓公成就不世霸业。

此举在中华史上,是不计前贤,爱才,敬才的典范。

张绣见贾诩如此说孙灿,心中大定,道:“就按照先生的意思办吧。”

雉县县衙,议事厅。

完成任务的众将依次交令。

惟有徐晃歉声道:“主公,晃为能完成任务,请主公责罚。”

原来,孙灿的最后一路伏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