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王者 > 分节阅读 67

分节阅读 67(1/2)

目录

能得诸公相助,实在是孙灿之福。”随即道:“在施行计划之前我们还可以在袁术头上烧把火。”

慎阳县。

此刻,袁术已经得到纪灵军和桥蕤军被击溃的事情,“饭桶、饭桶,人人都是只知道吃饭的饭桶。四万大军竟然被对方两万多人击败,真羞煞我也。”

袁术将所有失败都归功于纪灵和桥蕤的无能,完全没有意思到是自己的战略出了差错。明明可以以七万战两万五的,可他偏偏来个分兵三路,给了孙灿一个逐个击破的机会。

帐下孙策不屑的撇撇嘴,显然对袁术的行为感到不耻。

其余将领各个都不再说话,不敢在这个时候触动袁术的不快。

谋士杨弘说道:“主公,如今敌方军势不明,有说敌军有二万余士卒,也有的说敌军仅一万士卒。在不明敌势之前,还是勿要妄动的好。”

袁术心底有些骇然,七万大军已经去了四万,此刻他早已萌生退意,只是觉得颜面有些放不下,不好事先提出。陈震的方法正好和他的意思,刚想答应下来,就听帐外有人道:“大人,方才有一人在军营外射了一封书函,扬言乃孙灿写给大人的信。”

袁术让人进来,呈上书函,拆缄而观,书函上写道:“灿自关外得拜君颜,虽各天一方,但也知汝是一皆无能莽夫。今汝无故抢我粮草,犯我郡县,是为不仁。汝叔父袁隗被诛,却不思报仇,是为不孝。先前扣孙坚粮食,使其险些散命,坏伐董大计,是为不忠。汝因和刘表不和,唆使孙坚伐刘,使得孙坚身亡,是为不义。三路起兵,犯兵家之大忌,是为不智。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更兼不智之人,安有颜面存活于世,若灿是汝,早就羞愧引颈自缢,以谢天下。”

袁术看后,大骂:“孙子羽,你欺人太甚,来人,兵发汝南,传令下去不破汝南,势不回军。”

第五部荆襄争霸第十一章初见小霸王

孙策回到军帐,大大咧咧的坐到了上方的椅子上,看着一旁孙家四将,说道:“袁术今天可算是丢大人了。”

“这么说,外面的传闻都是真的孙灿已经连破袁术军的左右两路了”四将中资格最老,最有谋略的程普问道。

孙策点头道:“没错,袁术此人自以为是,实在难成大器。不但两路被灭,还被孙灿修书羞辱了一番。袁术已经下令准备全军出击,此番只怕不是孙子羽危言耸听,恐怕这路大军离覆灭的日子也不远了。”

忠烈的祖茂立刻向帐外跑去,探察了一阵。

孙策有些轻率的笑道:“大荣多虑了,策之武艺怎能分辨不出四周是否有人,出军帐外的两个自家兄弟,别无他人。”

祖茂点了点头,但心底对孙策的无备,还是有些不以为然,如果还有下次他一样会周围去探探,并安排侍卫严密把守。

“对了”孙策突然想起一见事情,急忙说道:“从即日起,汝等四人轮流严守我等营地,不得有误。”

程普好奇问道:“怎么,主公。难不成孙灿要突袭袁术大军”

“不知道”孙策的回答很奇怪,他说:“我不知道孙灿的想法,但是如果我是孙灿一定就会在归路上伏击。”

“可汝南离此地只有六日的路程,时间恐怕来不及吧。”心思缜密的黄盖说出了孙策想法中的漏洞。

众人经常如此讨论,也没有任何拘礼。

孙策笑道:“人不合眼,坐不离鞍,休马不休人六日的路程,两天行到不成问题。正正面交锋,或许不敌,但是奇而袭之,就可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程普沉思道:“伯符,说的在理,但为何不通报于袁大人,让他防备。”

孙策摇头苦笑,“袁术此人,不纳良言,我说了也是自讨没趣,未如不说。袁术之成败,于我等毫无意义。唉,我父如此英雄,独霸江东,今日到我,十不及一。空有血海深仇,却无力去报,实在愧对父亲大人在天之灵。”

“要报血仇,必须有大军襄助,袁术此人小气,决不会轻易借兵于我。而孙灿此人却是豪气干云,重情重义。我等及文台公曾两度受其救命之恩,对方至今却毫无任何要求。实在难能可贵,若向其借兵,或者比较容易。何况,孙灿与刘表,本就有仇。虽不明白什么原因,但孙灿年前撤出南阳郡一举动,实在匪夷所思。不然以孙灿之实力,刘表断然无生还的可能”程普将袁术和孙灿做了个比较,并将自己的想法高知了孙策。

孙策对孙灿越来越感兴趣,心中有股和他一较高下的冲动,同时还有一种很奇怪的好感。思索片刻,道:“此事不急,等策会会孙灿后,再下定论。如今孙灿的势力不大,其又走精兵的路线,全军也不过二万余人,借兵也非易事。暂时还是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二日后入夜,张辽、樊成、赵云突然出现在袁术军营附近,原来孙灿口中的“烧把火”正是利用袁术急于赶路,而疏虞防备的时候,对袁术的大营施行奇袭。

约有二更时,张辽、樊成、赵云都披甲上马,潜到于袁术寨边。由于,只有三队骑兵,每队仅一百人正面交锋,或许不敌,但是奇而袭之,就可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程普沉思道:“伯符,说的在理,但为何不通报于袁大人,让他防备。”

孙策摇头苦笑,“袁术此人,不纳良言,我说了也是自讨没趣,未如不说。袁术之成败,于我等毫无意义。唉,我父如此英雄,独霸江东,今日到我,十不及一。空有血海深仇,却无力去报,实在愧对父亲大人在天之灵。”

“要报血仇,必须有大军襄助,袁术此人小气,决不会轻易借兵于我。而孙灿此人却是豪气干云,重情重义。我等及文台公曾两度受其救命之恩,对方至今却毫无任何要求。实在难能可贵,若向其借兵,或者比较容易。何况,孙灿与刘表,本就有仇。虽不明白什么原因,但孙灿年前撤出南阳郡一举动,实在匪夷所思。不然以孙灿之实力,刘表断然无生还的可能”程普将袁术和孙灿做了个比较,并将自己的想法高知了孙策。

孙策对孙灿越来越感兴趣,心中有股和他一较高下的冲动,同时还有一种很奇怪的好感。思索片刻,道:“此事不急,等策会会孙灿后,再下定论。如今孙灿的势力不大,其又走精兵的路线,全军也不过二万余人,借兵也非易事。暂时还是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二日后入夜,张辽、樊成、赵云突然出现在袁术军营附近,原来孙灿口中的“烧把火”正是利用袁术急于赶路,而疏虞防备的时候,对袁术的大营施行奇袭。

约有二更时,张辽、樊成、赵云都披甲上马,潜到于袁术寨边。由于,只有三队骑兵,每队仅一百人,对方防守松懈,因此,并未察觉。

张辽军以套马圈拨开拘鹿角,立刻敲锣击鼓,樊成、赵云闻声,立刻催兵杀入袁术寨中而去。三路人马直奔三方来去。他们百骑在马上遥呼,往来敲锣击鼓,在于各军冲突。

袁术营中人马惊慌,不分敌我,自家相杀,各寨混乱。那张辽、樊成、赵云个率百骑在袁术营内纵横驰骤,逢人便杀、遇营便烧。

捣乱一通后,相继杀出营去。

袁术军各营这才,火把四起,喊声大震,却不知此刻三路人马已是扬长而去,在远方看着好戏。

四月三日,袁术军逼近汝南城,在汝南城二十里外,安下营寨。

四月四日。孙灿领军一万,至袁术营寨前挑衅。

孙灿麾下诸将大发神威,张辽枪挑敌军三将,张飞、华雄也各连斩二将。赵云有败吕布之名头,更是无人敢上前于之抗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