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王者 > 分节阅读 52

分节阅读 52(2/2)

目录

“呵呵,那我等着,小丫头。”孙灿再度捏了捏她的鼻子,向外头走去。

“你混蛋”甄宓大叫了一声,委屈的跟在貂禅身后,气鼓鼓的瞪着孙灿。

以上的这幕常常发生,周围的人早已见怪不怪,各个都对名声响亮的孙灿有了新的认识。

张辽心想:“严于待己,宽于待人,大忠大义,更兼智勇双全,吾受伤之时,他天天问长问短,端碗喂药。如此人物,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明主吗张辽啊,张辽,此时此刻你还在犹豫什么明主既然出现,你就应该好好把握才行。”

想着,他的眼神充满了坚定,虽因伤势还未全好,面色略现苍白,却已充满了神采。

赵云也想道:“身为当朝太傅之子,本应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孙大人却毫无半点架子,大仁大义。观宛城周边的百姓各个生活富足,喜笑开颜。比起袁绍大人领地的萧条,实在是一天一地。乱世中只有以民为先之人,方有望成就大事。袁绍大人只顾征兵,却没有顾及百姓感受,谬误也,回去应该劝说袁绍大人,向孙大人学习,应以民心为重。日后方能成就大业。”

而甄逸也在想:“我甄家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依附强者,虽然我们选中了袁绍。但袁绍这人向来瞧不起商人,对我们是呼来喝去,有事就找,,没事就弃,远不如这孙灿待人以诚。袁绍日后的诺言,到底能不能兑现尚属未知,我们家族是否应该留条后路,以便日后有个万一”

就在他们胡思乱想的时候,刘华、高顺、张飞、徐晃、樊武等人已经前来迎接。

众人再次相聚,满心喜悦无法言语,每个人都红起了眼睛。

孙灿来到刘华面前拜道:“孩儿让亚父担心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这位才思敏捷的智者,一时之间,竟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老张,你家大人不在,有没有听话”

张飞略带哽咽道:“老张最听话了,天天练兵,那五千喽罗们一个个都神勇无比,随时准备为将军杀向洛阳,宰了那个董卓。”

“那就好,待会我去检察。”孙灿笑着给了张飞一拳。

众人依次问候,才向宛城走去。

孙灿回来的消息登时在南阳大地蔓延开来,宛城境内的百姓欢呼雀跃,孙灿的队伍走到哪,哪的百姓都会热情的献上食物和美酒,来迎接他们的太守,迎接他们的英雄。

他们没有什么别的请求,吃保穿暖就是他们的梦想。

在孙灿到来之后,他们的梦想实现了,南阳盆地的优势彻底的被开发了出来,百姓们的家中各个都有余粮,都换的新的衣物。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孙灿给他们的,因此,当他们知道孙灿去洛阳后,各个都在家中烧上三柱清香,为他们的恩人孙灿祈福,保佑他平安归来。

如今,他们的愿望实现,孙灿真的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回来,他们也只能以行动来表示他们的喜悦。

张辽、赵云、甄逸看到这番景象,心中更是万千感慨。

太守府府衙议事厅。

孙灿麾下的精英聚集一堂。

文有刘华、顾雍、虞翻、许靖,武有高顺、张飞、徐晃、樊武也算是文武鼎盛。

孙灿站在堂上,看着堂下众人道:“董卓残暴不仁,为祸朝野,我愿招募义军伐董,诸位意下如何”

虞翻担忧道:“当今董卓独占朝政,西凉军团强大异常,全国上下,尚无人可与之抗衡。而大人大张讨伐之志,实令人敬佩不已不过万一激怒董卓,挥兵南下,宛郡是否能够抵挡对方大军,恐怕是未知之数。”

孙灿傲然道:“只要上下一心,董贼何惧之有何况以董卓来说,目前虽是盛极一时,力量强横,但究其根本,却犹如垒卵。朝廷虽被他独自霸占,但满朝文武百官又有几个能全心全意为其效命那被完全架空的大汉献帝,想必也是怀恨在心吧一旦董卓有隙,谁不乘机生事,助我们一臂之力。”

刘华微笑的赞同道:“西凉大军看似强大,但充其量只是骁骑的勇夫而已。更何况洛阳内外,民心意愿所向,全对西凉大军不利。董卓之暴虐,已非只一人疼恨尔,而我军招募义兵,正是从天意,顺民愿,大可与其一战。”

徐晃点头道:“大人所言,甚为有理。大人有这等见解和雄心,焉有不成大事之理。我徐晃虽不才,但也能助大人惩恶锄奸。”

孙灿严肃的下令:“好,诸位听令,顾雍你立刻筹措粮草,查点军备,确保一切万无一失。虞翻你接管顾雍的工作,即便是打仗,也要处理好一切政务。许靖,君能言善辩,可与甄逸商量卖粮一事,争取获得最大的利润。亚父,你负责招募义军,其余连将士积极训练军士,随时作好战斗准备。”

“下官末将领命”

说着,众人对视了一眼,一起下跪,高声道:“我等参见主公,从今往后,我等愿时时刻刻跟随在主公左右,不离不弃,致死不悔。”

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是朝廷中的兵将,而是孙灿完完全全的嫡系人马。

第四部诸侯讨董第三章战机出现

第二天,孙灿便在宛城大肆张贴告示,广为募兵。

孙灿在募兵告示上明确写出,“今朝廷被董卓霸占,朝纲颠倒,实为是国之不幸,民之大难。今灿广为招募义兵,旨在讨伐董贼,为国除奸,为民除祸。”

此告示一出,反应极为热烈。南阳郡辖内广大地区,凡有识之士都在议论此事称孙灿募兵乃正义之举,并鼓动青壮少年前去应招。因此募兵极为顺利,效果也相当不错,短短十数日之间,竟募集数千之众。

南阳境内一片火热朝天的景象。

募兵处热闹非常,人潮如流。

孙灿见了十分高兴,对刘华道:“亚父,你看百姓如此热烈,可以看出民心所向的重要。只要事事顺应民心,何愁大事不成,”

刘华笑道:“百姓思治,渴望的是稳定和繁荣。而董卓擅权,扰乱朝政,令天下陷入恐慌,民不聊生,所以百姓对董卓除了痛恨,还是痛恨。讨董一事,正是顺应民意,百姓们岂能不尽力支持。不但回应如潮,有的更是父子兄弟一同参军。”

孙灿道:“这怎么行父子从军,终属不妥。一家子有父母双亲,妻儿子女,男丁尽去,岂不坏了生计所谓国家,乃国与家之共称。有家既有国,有国也有家。反之无家无国,无国亦无家。家若不兴,何来国之强盛国之不强,何来兵将之神勇亚父,从即日起,各募兵处禁止收父子参军,即便收了也要将其遣散。”

刘华捻须笑道:“此令为父早已传出,灿儿大可放心。”

孙灿道:“那就好。对了孩儿这次来是有事情相问,伏牛山上有一伙山贼,灿本想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