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3(2/2)
一顿饭下来,足足吃了两个多小时,两瓶茅台酒全喝光了,这58度的茅台酒的酒力可不是开玩笑的,虽然,四个人都是身怀绝世的内功心法,但是,喝酒就是图个高兴,又不是拼酒,所以,都没有运内功逼酒,因此,四个人都有几分醉意了,尤其是兰书明和平凡,酒意都有八分了。至于秦红梅和君雅兰,喝得不多,所以,也就三分酒意而已。
将两个醉猫送回房间休息之后,两婆孙开始收拾饭桌,将碗筷洗刷干净,就这样也忙碌了差不多快一个小时了。
秦红梅说:“兰丫头,你不陪小凡去市里玩上一晚吗”“外婆,他不太喜欢去逛街的,平时,如果不是我叫他的话,他从不会主动叫我去街的。”“和你外公差不多,都只是一心放在读书上,将来啊,他应该会比你外公更有出息的。”秦红梅说出了一句预言。
0
九、一代宗师下
更新时间2010488:35:13字数:3418
第二天,平凡一觉醒来,那是精神爽利,很是舒服,完全没有其他人醉酒后的头痛等毛病,他梳洗完了之后就下楼。
君雅兰看见他下了楼说:“过来吃早饭。”“不吃了,外公呢我去找他。”兰书明也刚从房间下来,一听平凡这么说,十分高兴说:“我也是刚起床,小凡,人要学习,但是,饭也要吃的,来,先吃完早饭再说。”
吃过早饭,兰书明将两个小辈带入书房,书房的摆设很简单,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十八个很大的书架已经占了很大的地方了,书架上都放满了书。只有刚进门的二十多平方米是学习的地方,一张书桌,一台台式电脑,一张小茶几,四张椅子,很是简单,墙上挂着几样乐器,有箫、笛、二胡、小鼓。还挂着一个由磁铁制造的围棋的棋盘,上面还有钢制的棋子,并且,还是没下完的一盘残棋,整个书房很是幽雅。
君雅兰泡了茶,给每个人倒了一杯。兰书明说:“我从十二岁拜入恩师门下,修习浩然正气,二百多年来勤读诗书,也算是有点心得,只不过,我只是将心思放在儒家经典之上,对于其他的各个学派的研究不深,其他的学派的学问还是刚开始研究不久,所以,我能够教你们的只有我儒家的一些精义了。”平凡说:“外公研究了儒家精义那么久,研究的必得一定是非同小可了,我们能够学到,也算是有幸了。”
兰书明笑了笑说:“这也不算是什么的,我华族的远古大贤所传下来的经典那是太多了,各家各派都有,各有其中道理,常人想要尽明其理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以小凡你那超越常人百倍的智商也不可能,所以,我能够教你的也只有我从儒家精义中所悟出来的一点人生体验而已,至于更深入的学问就只能靠你自己将来去研究了。”“是,小凡恭听外公的教诲。”
兰书明说:“我华族从远古开始,无数的大贤都在追求各种的学问,燧人求火,有巢建房,天皇伏羲排先天八卦,地皇神农种植五谷之术、尝百草求医术等等,这些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先贤,他们的时候还没有文字,所以,只是传说而已,一直到仓颉造字,我华族才有文字,文明才得以流传下来,这一些都是我华族的上古传说,而今你们也就听着吧。”
平凡听很有点不明白了,说:“外公,你说这些我都从书上看过,不过,这些和儒家有什么关系呢”“关系说有也不大,说没有却也不对,我想说的是我华族自上古以来都有两种道,一种是天道,是说天下之道理的学派,如道家,他们所说的就是天道,天道极为缥缈,但是,却是无时无刻都在起作用,万物的存在都是因为天道而存在的,所以,道家常说道有三千,天下所有尽归于道,这一个也是道家常以此自傲。”
君雅兰说:“外公,你所说道有三千是什么意思呢”“道就是道路,道有三千,三千只是约指之数,即为很多,也就是说天下所有生命所走过的道路都是为道家所包含在其中的,无论是走那一条,都是道家的路。”“这也行啊。”平凡不明白。“呵呵,你们不明白也是正常的,简单的说就是存在就是合理,无论是仙神魔妖鬼怪,一切的东西,只要存在,就是合乎天道,这一个就是道家的解释。”
君雅兰明白了说:“这么说,我们儒家也是为他道家所包含吗”兰书明轻轻的摇摇头说:“不,我儒家走的是另外一条路,那就是第二种道人道。”“人道又是什么呢”平凡问。“人道,就是人要走的道路。”“人要走的道路,人要走的道路那是什么意思”平凡不明白。
兰书明微笑说:“人,不只是指我们人类,也可以指所有的智慧生命,当然了,在远古的时代,我们人类还没有发现有其他的智慧生命,所以就专指我们人类了,人道,就是智慧生命所需要的发展方向,所走过的发展道路,与天道的最大不同就是天道只要存在就是合理,而人道要讲的就是德。所以,道门的一代大贤老子曾著下道德经也就是讲述道与德的一本经书,这本经书已经是我们华族中最为重要的经典了。”道德经平凡看过,不过,没有怎么弄明白就是了。他问:“这和儒家有什么关系呢”
兰书明说:“德源于道,却又反过来维护道,无德就是无道,所以,道有三千,德却没有三千,因此,德高于道,无论任何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种族,在任何的一条道上就算是走出了很远很远,只要他无德,那他们就是无道,他们所走的道路到最后都是一条死路,到了最终,他们也就是自我毁灭,这一点我们已经可以从历史上得到印证了。”
这个解释让平凡更不明白了,他虽然很聪明,但是,对于理科类的知识那是一点就通,闻一而知十,不过,对于这些高深的道理,他却是完全不明白。
兰书明也知道他不明白,于是解释说:“例如远古时代的帝王,他们可以向国民征收重税,可以向百姓无限的索取,他们的道理很简单: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