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8(2/2)
靠近赤道的国家日照时间长,此时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夕阳还未落下,如血一般照在船员们表情沉痛的脸上,映得他们的眼珠子都红了,可那三个爪哇使臣却抖如筛糠,脸上一点红色和生气也映不到,仿佛比那些将士死得还透。
“高闯,你别冲动”他一出来,花想容就跟在他身后,显然他狠决的神色吓着了她,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一面,“你到底要干什么,你别乱来啊很危险的”在花想容的惊叫声中,高闯越过船舷,跳进了大海,猛游了一会儿,然后把衣服脱下扔进水里,拉住舒老大扔下的绳子上了船,
他要用海水洗净鲜血,他要报复爪哇人明知道郑和会和平解决这件事,但他用私斗的方式也要让爪哇人付出代价,还会宰了他们的头头儿。
第三卷爪哇篇之帝国雄威第十二章官方竹枪会
郑和始终没有接见那三名爪哇使者,让他们在甲板上跪了一夜,亲眼目睹大明铁军刀枪出库、整装待发的情形,然后在日出时把这三名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使者丢下了海,让他们自己游了回去,根本不听一句辩解,绝对的武力压制。
船上的大多数官兵对此都感到痛快,这也正是郑和想要的,他要为将士们的愤怒找一个渲泄的出口,也让自己郁闷的心胸缓解一下。他是爱兵如子的统帅,每一个士兵的死亡都像在刺他的心一样,但是他不能只求自己痛快,这就是上位者的身不由己。
可是高闯可不这么想,一直阴沉着脸,也不多话,看得郑和心里不安,除非立即起锚,否则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郑和不想对高闯来硬的,因为只有当时在场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同伴被屠杀的刻骨感觉,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
正午的时候,船上的哨位又传来消息,说又一只小船靠近,船上有三个人,举着爪哇西王的旗子。郑和下令让弓箭手在船舷边站成一排,弓拉满、箭在弦,只等一声令下,小船上的人就会在顷刻间变成刺猬。
那三个人眼见高如巨楼的坚船上,穿着银甲的士兵密密麻麻的站在船舷边,仿佛天兵天将一样,铁质箭头被阳光一射,反射出耀眼之光,明明很热的天气,但空气中却充满森寒之气。这让他们感受到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明白是招惹了最不该招惹的人,吓得在小船上高声大叫,有一个使者已经跪在了船头,一边叩首,一边暗骂那队惹事的兵丁。
郑和不让他们上船,他们只好在小船上跪伏喊话,好在他们带了一个懂汉语之人,不用译官再来翻译了。总之他们一直拼命解释,说那场厮杀是一场误会,因为西王卫队以为天朝的军队是帮助东王来的,因而动了手,如今后悔万分,愿意拿出黄金六万两做为赔偿,还献上了主事十人的人头,希望天朝能同意这个赔偿要求,化干戈为玉帛,两国世代友好下去。另外西王已经亲自赶往港口谢罪,目前正在路上。
听完爪哇使者的话,宝船上没有做出任何回答,只是让弓箭手先撤了下来。这倒不是为那三个爪哇使者着想,主要是太阳升了起来,兵士们穿着铠甲、拉着弓箭太辛苦了。
“你们意下如何”郑和坐在议事舱的正中,左右是两排武官。
没有人答话,但郑和明白手下的这些将士想的是什么。一方面,爪哇人毕恭毕敬的说明这是误会,以巨额黄金和肇事者的人头做为陪礼,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如果这时候他们不依不饶,不仅失了大国的风度,而且似乎有点仗势欺人、恃强凌弱之嫌。可是另一方面,难道杀了人赔钱赔命就行了吗大明使节被上一代爪哇王诱杀之仇还没有报,现在又搭上一百七十条明军将士的命,哪是那么容易化解的啊
“对于这件事,本官心中倒有个计较。”郑和等沉默的气氛浓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时,慢慢地说:“皇上此次派咱们走这趟西洋,是为宣扬我天朝国威、皇恩浩荡而来,也为以后海上通行及生意往来探出一条海路。前来时,皇上曾有言,要以和为贵,要让这些蛮夷番邦知道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道理。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我心之痛不下于你们。如果轻放了爪哇人自是对不起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然则爪哇西王以罪臣之态请罚,必要给他个机会才好。假若能够化解仇怨,结为世代之好,死难将士的血也算没有白流。各位以为如何”
众人依旧沉默,稳重守礼的周闻还点了点头。
郑和见状道:“此乃国之大事,本官也无法作主,昨晚我已经飞鸽传书给皇上,请皇上示下。我们还要在爪哇国逗留些时日,以船上带来的那些专门训练过的健鸽之能,咱们起航之前,必能得到圣喻。在这些日子里,我们生意照做,但对爪哇西王绝不预理会。周大人,你加强船队警戒。费大人,你在港口扎营练兵。如果皇上说和,我们就拿了麻喏八歇王的称臣国书起航,如果皇上说打,咱们就挥兵踏平爪哇国一切但凭皇上做主吧”
众人虽然都是武官,但也有点脑子,明白郑和的办法是最可行的。如果爪哇王无礼倒还好办,现在这种情况,假如真的非打不可就不占理了。郑和本就是船队的最高统帅,何况还抬了皇上出来,众人哪还有不同意的,于是轰然答应。
“各位大人要对手下严加管束,不要私相械斗,没的坠了我大明天朝的威名。巩大人,以后下船交易的商使,全由你派人保护。”郑和嘱咐道,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高闯,就见他面无表情,一张晒得黝黑的脸也看不出心里想的什么。
“你要怎么办”高闯一回舱,就见花想容等在那里。她为了方便在船上来往又穿了男装,一层层的衣服,热得满头大汗。
“你不怕捂出痱子来吗”高闯答非所问。
“你想要怎么办”花想容不问郑和的决定,反而问高闯的,因为郑和想要和平克制的解决这件事的想法每个人都知道,可高闯是个不守纪律、随心而为的人,所以比较危险。
“我是小兵,听招呼的。没有主意,只知道执行。”
“你别和我打太极。”花想容急坏了,“也别去乱来,你会出事的。”
“怎么怕我死舍不得我爱上我了”高闯轻笑,看花想容要急哭了,只好实话实说:“郑和是个老狐狸,他怕做出的决定让将士不服,所以要把这事缓上一缓,你该知道,时间是让人恢复理智,热血平复的最好东西,所以他决定暂且不理这事,等朱棣的圣旨。”
“郑大人还是很民主的。”花想容一听不用打仗,心里一松。
“他那哪是民主,是治军的策略,你是女人不懂这些,这不比在陆地上,这么多条船,万一有一个哗变就是大乱子,他必须想办法把各船上的将领都团结起来,不得不安抚人心。何况他抬出了朱棣,怎么会有人反对。在等圣旨的这些日子里,只要不停的吓唬爪哇王,不仅能让那个拔丝馒头越来越诚惶诚恐,兵士们也会慢慢消气。”
花想容听他把麻喏八歇王叫成“馒头拔丝”,继而改为更顺口的拔丝馒头,不禁莞尔,但随即想起自己的来意,一直缠着高闯说出他的想法。这个男人野性难驯,太不让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