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3(2/2)
随声附和者,不过是些墙头草,只要自己事业蒸蒸日上,治理有术,这些质疑声,自会渐渐消逝。
虞良博定了定神,也知道这次称蜀侯,惊讶者有之,赞叹者有之,唾弃者有之,欲前来投奔者有之,但是还是说着:“主公,这些议论,不可不理,若是给人串通了,形成了声势,就不好了。”
张攸之也说着:“臣附议,这种事还是不能任由他们。”
王弘毅笑了笑,说着:“我三日后就称蜀侯,称蜀侯后,就有着名分,如果再有人串通不满,再搜捕也不迟这事先放着,这次召你们回来,就是有事。”
“秘书司不好听,我已经下令改了秘文阁,你们还是回来当秘文阁侍讲,还是正七品,你们升的已经很快,这次就不加封了。”
张攸之和虞良博磕头说着:“臣等入仕不过二年,就已经七品正职,心里想着,都很惶恐,恐遭物议,主公给我们留有余地,这是臣等福气。”
“依我心意,你们本要在县令上干上一整年,可是现在中枢初建,少不得,也就罢了,你们今天就在秘文阁办差,帮我处理些事。”王弘毅说着。
“我已经命李刚担任吏司郎中,王彦担任户司朗中,虞昭担任礼司朗中,胡策担任刑司朗中,李显担任工司郎中,丁虎臣担任兵司郎中,都是五品平调,不过现在只是代理,等我登位后,正式发布,你们的职司也是一样。”
张攸之和虞良博,听了,心里一阵激动,这就是建国立制了,不想才二年时间,主公就能建国立制,眼见天下纷乱,但是能建国立制者,少之又少,若能抢着先机,王图霸业就在眼前。
王弘毅见两人神态,又笑的说着:“本州六郡,六个太守,都要考虑,现在只有二个人选,一个就是陈达,还有一个裴成炎,都是降官,还有四个人选,你们有着什么意见”
这事张攸之不说,虽然没有明确分工,但是张攸之主要负责军情上,而虞良博负责内政上的处理,张攸之自然不愿意给王弘毅留下不快的印象。
虞良博沉吟的说着:“正定县由于陆炎战死,因此大帅收回,任命了傅廷为知县,傅廷担任县令很久了,资历厚实,以臣见,可以提拔。”
这是很公允的意见,丝毫不带成见,王弘毅想了想,觉得不错。
“还有赖同玉和薛远,早早跟随主公,也有着提拔的理由。”
王弘毅听了这话,默默的沉吟,他其实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老臣,赖同玉不用担心,提拔成太守可以,可是薛远的命格,能担任太守
沉吟了片刻,说着:“傅廷可为太守,等以后礼司考虑怎么样分配,赖同玉和薛远提拔一品,都为六品府丞,代理二郡公务,若是能治政,再提拔也不迟,至于柴茂森,提拔为县令。”
“还有二个府,以后再考虑我们再说军情,老荆州,大都督邓平原,将武陵郡打下来了,现在已经有着二郡了。”说到这里,王弘毅有些担忧。
大都督邓平原,可是占领着整个荆州,称楚王的潜龙,按照原本历史,垂正十三年,邓平原就爆发了武陵之战,开始制霸荆州。
本以为水军大将张范直被自己拉来了,会延期,不想只迟了一个月,还是爆发了。
按照原本历史,获得了二郡,邓平原就不发不可收拾了,唯一可喜的是,荆州和朝廷接壤,朝廷和魏越都不允许他快速统一,牵制很大。
就算这样,这也是危险的信号。
王弘毅说到这里,发觉泄了点底,又说着:“秦地也一样,郭文通现在拥有三郡,气势很大啊”
张攸之问着:“主公可是为日后担忧”
心中却是欢喜,蜀中出龙,一就是荆州,二就是秦川,现在主公注意,就说明有着雄图大志,以前担心的锁龙,似乎影响不大。
王弘毅自失的一笑,说着:“今天你们来,我就多说了,这事以后再说,先把三日后鼎礼完成吧”
第三卷龙门高千尺第一百十章建国称侯下
第一百十章建国称侯下
垂正十三年十月十七日
成都府迎来王弘毅的蜀侯就任大典。
王弘毅下令,此次就任蜀侯,不准备动静过大。但这一日,天还未亮,街上便人潮汹涌,张灯结彩。
彩灯之物,都是店铺老板们准备,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换代之时,虽然以他们的身份,谈不上站队,但这些事,多做无害就是了,若是大家都张灯结彩,唯有自己不干,被官府盯上就不好了。
王宫中,王弘毅穿着冕服。
冕服,主要由冕冠、上衣、下裳、靴组成,并且加上蔽膝、绶、佩等配件。
按照古制,这是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
冕服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六种,主要以冕冠上“旒”的数量、长度与衣、裳上装饰的“章纹”种类、个数等内容相区别。
天子十二旒冕冠,十二章。
王九旒冕冠,九章。
公七旒冕冠,七章。
侯五旒冕冠,五章。
王弘毅特制的冕服,就是五旒冕冠五章,却和传统的不一样,上衣是红色,下裳是玄色,中间又有着白色配件。
俞忠等数个太监,看了,都是眼睛发亮。
一切齐整,俞忠大声说着:“吉时到,启驾了,乘舆侍候”
顿时细乐声起,几十个人奏乐尾随于后,侍卫太监执仪仗前导,浩浩荡荡出行,直到了大殿内。
在奏乐中,王弘毅坐到殿上正中的宝座上,龙座又宽又高,端坐中间,既觉得尊贵庄严,又觉得高处不寒,有着孤家寡人的滋味。
这时,殿中乐声大作,这和路引不一样,乐师各按方位,以黄钟、大吕、应钟等等为主,又以萧、笙、琴和声,编钟铜磬相伴,庄严隆重。
等乐声平息,虞昭设定担任礼司朗中,这时站了出来,脸色庄重,向前一步,向王弘毅行礼,又恭恭敬敬接过俞忠捧着的金册,大声说着:“传令”
这时,所有文武大臣,数十人,都黑鸦鸦一片跪下,一齐叩下头去:“臣等听令”
虞昭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