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七星玄魔 > 分节阅读 8

分节阅读 8(2/2)

目录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如黄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列子的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只要我们逐篇阅读,细细体会,就能获得教益,它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媲美。

列子作者简介

列子,名御寇,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白沙乡西古城村人,思想家和寓言文学家,史称列子。思想上崇尚虚

列子无缥缈,生前被称作ot有道之士ot,是中国道家和哲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古书中有他御风而行的记载,风神飘逸。现实中的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隐居郑地40年,不为人知。有人向当时郑国执政者子阳推荐他,说他是当今有名之士,困居郑国,如果当朝对他毫无表示,难免遭到议论。子阳派人给他送去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坚辞不受。其妻责怪他家境如此困顿,不该拒绝馈赠,他说:“子阳并不是真正了解我,只是听了别人的话,沽名钓誉,才帮助我。既然不是出于本心,就不该接受他的接济。”他终生不进官场,潜心学问,尊崇黄老黄帝、老子,先后著书20篇,约十万多字。

现在流传的有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辑成列子一书,内容丰富,有许多神话故事和寓言。其中著名的愚公移山、纪昌学射等都是2000多年以前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观点的作品,是十分可贵的文化遗产。列子著作为列子,有旧本二十篇,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去其重复,存者八篇,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有“刘向说列子八篇。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句,应该是刘向、刘歆父子,或同时代其他人整理的八篇。但不知何时已佚失。

列子主要内容

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

列子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今本列子8篇,已非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原书,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魏晋人的作品,有人认为它就是列子注的作者张湛所作。

列子中多记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纪昌学射等,形象鲜明,含义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意义和思想价值。有些故事虽取材于其他著作,但经过改写润色,比原作有了提高。如“狙公赋芧”的故事,庄子齐物论只有寥寥数句,而列子黄帝篇已将它扩大成一篇结构完整的寓言。书中运用夸张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也已达到一定的造诣。如汤问篇中描述韩娥的善于歌哭,写得有声有色,极尽夸张之能事。有的篇章已有从寓言演变为小说的迹象。如汤问篇中写扁鹊为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换心的传说。情节相当完整,故事离奇曲折。后来聊斋志异写陆判为朱尔旦换心,疑即以此为蓝本写成。

列子的学说,刘向认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尔雅释诂邢昺疏引尸子广泽篇及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战国策韩策有:“史疾为使楚,楚王问曰:客何与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曰:何贵曰:贵列子正。”张湛列子序认为:“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列子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他因为穷而常常面有饥色,却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以亡”列子还主张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为宗。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而友伯昏无人。修道九年之后,他就能御风而行。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列子成书经历

列子列子成书大体经历三个阶段:1、列子稍后,门人据其活动与言论编撰而成,不止八篇。2、汉人在此基础上补充整理,而成汉书艺文志上著录的八篇之数。3、张湛据其先人藏书,及在战乱后收集到残卷,“参校有无,始得完备”。并依照汉书艺文志所记八篇,编撰成今本列子。由于在编撰过程中,为疏通文字,连缀篇章,必然加进张湛本人的一些思想与他编的一些内容,所以,今本列子杂进一些魏晋人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是可以理解的。历三时而成书的列子,杂就难免了,说见张清华先生道经精华列子前言。

列子历史意义

列子一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思想与道家十分接近,后来被道教奉为经典。唐天宝元年公元年诏称列子为冲虚真经。书中记载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有一定地位。书中还有大量的养生与古代气功的论述,亦值得研究。我们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为社会主义

列子现代化建设服务,列子是有必要认真阅读的。

列子一书相传为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列御寇在古籍中又被写作列圄寇、列圉寇,郑国人。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这里的“虚”即虚静、无为,一切顺应自然。列子曾向壶丘子林和老商氏学过气功。庄子逍遥游把他描绘成为神仙,说:“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列子的学说主要是养生术,因而他不大关心政治,认为政治事务与政,以及一切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的努力都有碍于养生。在这方面,他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权术有明显区别,而比较接近于庄子,其消极因素是十分明显的。但他与奏汉的神仙家又有所不同,认为人不能长生不死,有生必有死,该生就让它生,该死就让它死,才是正确的态度。在这一点上,也和庄子相同。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了。今天我们见到的列子,可能是西晋人的作品。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说:“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