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灵山 > 分节阅读 125

分节阅读 125(2/2)

目录

“钱员外,你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想娶那么如花似玉的填房,身子骨受得了吗”

“孙老头,你还好意思说我,你家里的夫人还不够凶吗,竟然也来凑这个热闹”

“修桥补路,是善行功德吗,我老李今天是来攒功德地,你们都别跟我抢,我一定能把那小娘子带回家。”

梅振衣听的一头雾水,前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是在搞比武招亲还是开泼水节同船而渡地另几位也听见了这些议论,周公子向路边一个摆摊小贩的问道:“请问大叔,这镇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人端盆拿碗去干什么”

小贩见这位周公子衣着光鲜,说话也很客气,向他解释道:“这位公子是外地人吧,你有所不知,这两天我们镇上发生了一件奇事。”

梅振衣也侧耳仔细倾听,原来还真是奇事这座镇上有一座桥,名为落欢桥,究竟是不是传说中庄子与惠子观鱼论道之地,已经无法考证。但这座桥确实是一座古桥,不知修建于何时,百年以来都是镇上居民西行过河的通道。

大约半个月前,这座桥突然坍塌了。有人提议镇上居民集资修复,可是所需费用过巨,愿意出钱的人又太少。镇上有一大户人家的少爷,伯父在洛阳做官,在当地很有势力也最有钱,不仅分文不捐,而且弄了一条船把持了渡口,借机收来往客商以及当地居民的渡河钱,这桥就更修不成了。

昨天镇上来了一名女子,一身素衣大约双十年华,风姿绰约容颜秀美,站在断桥头向来往者宣布,若有人能站在桥下将水泼到自己的身上,她就以身相许。但也不是白泼,泼一次十文钱,谁第一个泼中,她就是谁地人若是泼不中,这募集地钱就用来修落欢桥。

第六卷:子非鱼120回、妆成菩萨戏春水,洒落明珠奉娥眉

“以身布施不是以色相布施这又是在点化谁呢。”清风自言自语道。

“管她是点化谁呢,快去看看。”梅振衣一拽清风的袖子,向桥头众人聚集的地方走去。他刚听说这一出的时候,想到的是过去街边的套圈游戏,一块钱扔一个圈,前面放着很多小奖品,越远的地方越贵,套中的就可以拿走,套不中就白花钱。摆这种摊不能耍赖,赚的是套圈难度的概率钱,就像保险公司卖意外险一样。

看来那女子是个身法不错可能还懂些修行的人,用此江湖手段来敛财,还借用慈善功德的名义。十文钱泼一碗水,泼中了就可以赚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泼不中也图个乐子,愿意尝试的人一定极多,这倒是比套圈游戏要强上百倍的江湖买卖。

说到这里有不懂行的又要问了,万一泼中了怎么办俗话说的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两下子怎么可能出来走江湖呢,一般人根本泼不中。

假如碰到同道高手呢这里面有江湖规矩,没有深仇大恨是不可能去砸场子的。假如真的不小心碰到了高手泼中了,一般做这种买卖的人都会在围观者中安插同伴,见势不好就会有人出来故意捣乱把场面搅浑,好让正主趁机脱身,这些都是江湖八大门中飘门的手段。

梅振衣的第一反应,是遇到了唐代古老的飘门中人,但是听清风方才开口,说什么“布施”还有“点化”,那就不是一般走江湖的人。会是哪路高人呢梅振衣也很感兴趣。

等挤进人堆,好不容易穿过看热闹的人群来到桥头,梅振衣就像给人打了一巴掌。整个人定在了那里,目瞪口呆的愣住了。

只见这座落欢桥中间地桥拱已经塌了,但靠镇子这一段的桥头还在,有一名女子俏生生站在桥头最高处的断茬边,立足之处离着上桥的第一阶石板大约只有五步远、二尺多高。这女子的相貌非常的标致,一身白衣娥眉微蹙酥胸半露,美到了骨子里却不带半点俗媚气息。

桥边放着一个大斗,乡下量稻谷的那种,斗里面有不少散碎铜钱。人们人往斗里扔上十文钱,然后就可以拿着各式各样的器皿。向那女子身上泼水。这么近的距离看似避无可避,可那女子每次轻飘飘一旋身就躲开了,洁白的沙衣一点都无沾湿地痕迹。

她的体形婀娜,姿态妙曼,把围观的不少老头小伙眼睛都看直了,不时还发出一阵阵喝彩声。

梅振衣的眼睛也是直的。却不是因为那女子有多美,而是因为她实在太面熟。这人的形容相貌,就是传穿前见到地,那位在北京中医大学西门外摆摊卖水果的“关小妹”穿越后梅振衣在翠亭庵见到观自在菩萨像,竟与关小妹有八九分相像,此刻又在落欢桥头亲眼见到了此人。

她是谁,难道就是观自在菩萨吗

梅振衣看的清楚。众人泼水虽然只有五步距离,但那感觉就像当初左游仙御昆吾剑飞击仙童清风。以左游仙那种出神入化的修为,清风却能站在他的神识所及之外,假如这女子真是观自在菩萨,这些凡夫俗子永远别想泼中她。

“你看傻眼了”神念中突然传来清风的声音。

“仙童,她究竟是谁,你去过翠亭庵,不觉得眼熟吗她就是观自在菩萨,对不对”梅振衣在神念中回道。

“她不是观自在菩萨,就是桥头所站的女子。听众人议论,这女子自称姓关。那就是关小姐了。观自在菩萨可以说关小姐就是她,关小姐却不能说她是观自在菩萨。”清风说了一句让人很费解地话。

梅振衣思索着问:“你的意思,这关小姐是观自在菩萨的人间化身,那不是一回事吗”

清风悠悠的说了一句:“你可知道,化身与化身有何不同”

梅振衣:“你尽说车轱辘话,我怎会知道我还没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呢。”

清风仍是不紧不慢的说:“出神入化之化身,与金仙、菩萨的人间化身。不是一回事。化身也有很多种。”这回他不吊胃口了,直接给梅振衣印来一道神念。包含了很多信息

修行人出神入化,比如修行丹道,可以有阳神化身,但这种化身需要施法化出,法尽而收回,想当于自身炉鼎之外另一个神识寄托,在有些时候还相当于多了一条性命。很难准确的用文字去形容,按梅振衣此时勉强的理解,有点类似于在网上玩游戏挂小号或泡论坛换马甲,不论怎么样,电脑后面的还是你。

历天刑雷劫修成真仙,再历化形天劫成就金仙果位,就有了另一种不可思议神通,可以斩出人间化身。这种化身并不相当于另一个自己,而是一个独立地人。本尊法身与这个化身五官八触一体,化身所见所闻,本尊法身都能见能闻。但本尊所见所闻所感,这个人间化身是不知道的。

比如观自在菩萨是认识清风地,关小姐看见清风,观自在菩萨也会知道清风来到了落欢桥头,但是关小妹“本人”并不一定认识清风。这种化身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要看菩萨斩出这个化身时,有什么样的用意,为了什么目的人间化身玄妙,有很多种,甚至你能想到有多少种,就有多少种。但不等于金仙境界化身无限,每一个化身的法力修为如何,都是从本尊法身中化出来的,那也是他自身的修为。假如人间化身被灭,也等于自损修行。

比如还有一种人间化身很有意思,称之为转世变化之身,不是说金仙或菩萨转世了,而是说斩出地化身直接脱舍在人间出世。从婴儿开始成长为人,有时甚至不是人,蝼蚁禽兽都有可能。斩出化身之时,可以直接下修行心印,化身这一世修行如果能够飞升成仙,本尊法身可以将之收回一体。

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其中巧妙很多,也可以做为一种修行。比如变化之道,斩七十二类转世变化之身,在人间七十二世分别修行圆满,禽兽蝼蚁全部飞升成仙。收回这些化身与本尊法身合一之后,就可得七十二般变化神通。

梅振衣曾在西游记中读到过七十二般变化,此时才清楚七十二般变化是如何修成地,这是仙家法诀,反正天刑雷劫已经告诉他了,清风干脆也把这个说了。但梅振衣知道了仙家法诀也没用。以他的境界还修行不了。

七十二类转世变化之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