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懂得见好就收(1/2)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中的这副对联,宛如一记重锤,狠狠敲醒那些在人生道路上横冲直撞、不懂回头的人。
漫漫人生,我们扎进社会的浪潮,被成功的渴望与名利的诱惑驱使,满心盼望着出人头地,功成名就。然而,真正的智者却明白,在恰当的时机见好就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处世哲学,因为现实的复杂程度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许多时候,命运的走向并不受我们掌控。
当年明月凭借一部《明朝那些事儿》火爆出圈,他用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明朝三百年的历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从宫廷的权谋争斗到民间的烟火日常,从英雄豪杰的壮志豪情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无一不被他写得活灵活现。
当年明月也一夜成名,成为众人追捧的历史文化传播明星。彼时的他,在历史写作领域已然达到了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若能继续专注深耕,凭借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必定能在这条道路上收获更多的辉煌成就。
然而,他却毅然选择踏入仕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巨大成功带来的自我膨胀,很可能使他对官场的复杂程度与自身的适应能力产生了误判。
官场与写作领域截然不同,这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权力斗争暗流涌动,对人际交往能力、规则把握能力以及政治敏锐度的要求极高,与专注于创作的宁静环境大相径庭。
进入官场后的当年明月,就像一位在陌生水域航行的水手,很快便迷失了方向。曾经在写作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那种游刃有余的剖析能力,在官场复杂的局势面前变得毫无用武之地。
他在官场的发展并未如预期般顺利,曾经对历史创作的满腔热爱与专注,也在繁琐的官场事务中被逐渐消磨殆尽。
这一经历警示我们,在人生的重大选择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局限,切不可因一时的成功而盲目自信,从而陷入难以挽回的困境。
回望商业巨头柯达的兴衰历程,同样令人感慨万千。在胶卷时代,柯达凭借着领先的技术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在行业内独占鳌头,尽享成功的红利。
上世纪,柯达胶卷几乎无处不在,大街小巷的照相馆里堆满了柯达的产品,无数家庭用柯达胶卷记录下生活中的珍贵瞬间,它已然成为了记录时代记忆的代名词。
当时的柯达,拥有顶尖的研发团队和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技术实力与市场影响力令人瞩目。
但当数码技术的浪潮汹涌来袭时,柯达却未能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依旧沉醉于过去的辉煌,不断加大在胶卷业务上的投入,使得企业难以轻易割舍这一传统业务。
另一方面则是路径依赖在作祟,长期以来形成的技术与市场模式,让柯达在面对新的技术趋势和市场变革时裹足不前,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柯达在数码浪潮的猛烈冲击下走向破产,曾经辉煌无比的商业帝国瞬间崩塌,化为历史的尘埃。
这一案例深刻地表明,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发展顺利、取得成功之时,都要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危机意识,勇于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懂得适时调整方向,见好就收,方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见好就收,也是克制人生欲望的关键所在。人皆有欲望,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适度的欲望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推动我们不断努力奋斗,追求更好的生活。然而,一旦欲望失控,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会将我们拖入痛苦与迷茫的深渊,让我们在无尽的欲望漩涡中迷失自我。
清朝的和珅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起初,和珅也是一位勤勉任事、颇具才能的官员,在处理政务时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和智慧。但随着权力的逐渐增大,他内心深处的贪欲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