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拉丁条约> 的成果与影响:美国的扩张与震慑(2/2)
杜鲁门表情冷峻。
“如果您不答应驻军,白宫就会考虑在墨西哥边境、南部海岸以及巴拿马部署主力部队。”
抵抗毫无意义。
反正墨西哥也无路可逃。
还不如趁我们好言好语的时候,争取点好处。
“更详细的条件还需要再商讨,但以上就是美国提出的避免战争的条件。”
咱们都轻松点,好好解决。
这对美国好,对墨西哥也好。
“接受吗?”
实际上,答案已经确定了。
>>>
->《华尔街日报》报道>:
->《拉丁条约》
->墨西哥、阿根廷、巴西
->中南美三国,半天内沦陷,三天内和平谈判结束
->摩根财政部长称:“成果令人满意。财政部将始终朝着最大化美国国家利益的方向前进。”
->白宫发言人表示:“拉丁大陆迎来了和平。美国真诚希望新大陆和平。”
->国际外交学界认为:“此次事件后,新大陆直接或间接成为美国领土。反抗美国这个‘皇帝’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美国版图瞬间扩大三个以上区域
“就这样拿下了拉丁美洲。”
“恭喜啊。”
“恭喜应该对白宫说。这次《拉丁条约》一下子搞定三个国家,还把其他南美国家也震慑住了,谈判变得顺利多了,他们可高兴了。”
美国财政部,杜鲁门正在和情报局长詹姆斯进行三方会议。
通过这次《拉丁条约》取得的成果令人满意。
“高兴?谁高兴啊?”
“罗斯福(罗斯福昵称)和国务卿。”
“那确实值得高兴。”
拉丁大陆的主要国家被一举压制,其他拉丁国家吓得纷纷屈服,据说全权大使们到白宫的时候,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
这可不是开玩笑,是真的。
南美大陆强国一天之内首都被占,三天内就签订了强硬的和平条约,不害怕才奇怪。
“啊。”
“怎么了?”
“您听说了吗?”
詹姆斯转移了话题。
“几天前,潘兴上校和在西部战线服役的美军军官一起回到了美国陆军。”
“他没军衔,以雇佣兵身份干了两年多吧?”
“是的,这次从雇佣兵回归陆军,经过与战争部和白宫协商,最终决定晋升为上校,并有望担任远征军司令。”
约翰·约瑟夫·潘兴。
在这个世界,他也将以美国远征军司令的身份参与欧洲大陆的战争。
“麦克阿瑟估计要郁闷了。”
“好像没那么严重。听说随着东亚,特别是倭国因战争经济繁荣起来,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的生活就像天堂一样。”
看杜鲁门关心麦克阿瑟,詹姆斯笑着汇报。
他肯定是站在老麦克阿瑟那边的。
“这听着就来气。”
“倭国Ghq现在不是正在全力支援与德国交战的俄罗斯嘛。麦克阿瑟司令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争取荣誉。”
“白担心了。”
他过得挺好的嘛。
真想看约翰·约瑟夫·潘兴晋升为上将的时候,麦克阿瑟急得从美国飞奔过来的表情。
“潘兴上校现在在哪儿呢?”
“这会儿应该在纽约兵工厂。今天上午,我接到了贝隆的信息。”
“今天上午?”
“说是没提前打招呼,突然就到了。”
啊。
杜鲁门一下子明白了。
是因为这次拉丁美洲的事。
在欧洲大陆的潘兴上校,一听说这次拉丁美洲行动中投入了机关枪,就立刻赶到了纽约兵工厂。
“他要是看到机关枪就大惊小怪,那可不行。”
机关枪。
在德国复制之前,这玩意儿将成为打破西部战线堑壕战僵局的非对称力量之一。
但纽约兵工厂里还藏着比这更厉害的新武器。
这可比机关枪厉害多了。
“要是陆军将领毫无心理准备,突然地看到那个,心脏可受不了。”
世界战争的主角,战场的主宰者。
能彻底打破堑壕战,最强的非对称力量,正隐藏在纽约兵工厂的阴影中,朝着欧洲大陆蠢蠢欲动。
>>>
“这……这不可能!!!这是假的!!!”
德国外交部,齐默尔曼外交部长愤怒地将报纸揉成一团扔了出去。
发生了让人难以置信、绝不该发生的事。
原本以为能有效制衡美国的手段,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各国纷纷向德国大使馆抗议,甚至要求断交。
->报纸标题>:
->《拉丁条约》
->三天内发生的奇迹
->南美大国向美国财政部屈膝
->新大陆再无敢与美国作对之人
咔嚓——
齐默尔曼将报纸揉成一团,疯狂地撕成碎片,仿佛这东西根本不该存在于世上。
“该死的!!!这怎么可能?!!!”
齐默尔曼慌了神。
一开始听说美国财政部赢了,他以为是假的或者误传。但通过德国情报机构了解后,发现竟然是真的,美国财政部真的赢了。
“这不科学啊,堂堂一个国家,竟然被一个部门下属的警卫队打败并攻占了首都,这群废物!!!”
此刻的齐默尔曼已经失去了理智。忽略了这可不是普通的海岸警卫队,因为它配有3艘无畏舰,这对一般海军来说是相当强大的力量,
齐默尔曼已经无计可施了。
“这不行!!!不能这样!!!啊!!!”
齐默尔曼气得浑身发抖,体力不支,一下子瘫倒在地,膝盖跪地,身体开始剧烈颤抖。
“不行……不能这样……呃……咳咳。”
扑通——
呃……呃……
齐默尔曼双眼翻白,口吐白沫,昏了过去。
而同样的场景,也在德国皇帝的柏林皇宫里上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