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美国财阀私生子 > 第301章 制空权的争夺:美国的战机布局与德国的飞艇迷信

第301章 制空权的争夺:美国的战机布局与德国的飞艇迷信(2/2)

目录

俄罗斯的人口众多,百姓源源不断地被送上战场,单靠第八集团军防御,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可能会有数百万人投入战场,必须加以防范。

“未来还需要大规模扩充投入东线的兵力。”施里芬假设了现实中最糟糕的情况,不,这或许还不是最糟糕的。

俄罗斯庞大的人口就像无尽的潮水,正好可以被消耗。

数百万人甚至超过千万人将死于战场,这似乎是难以避免的残酷现实。

“是的,我们德国军队必须结束西线战事。”参谋上尉们纷纷表示赞同,从法国巴黎经凡尔登到瑞士的巨大防线,层层叠叠,宛如一片人间地狱。

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即便一方夺回阵地,几天后又会被对方夺回,战争的残酷与艰难可见一斑。

“必须动用齐柏林空军司令的空军力量。飞艇数量已经超过1000艘,要全部动员起来,在西线倾泻炸弹。”参谋上尉提出了大胆的作战计划。

“凡尔登。”施里芬参谋总长一听,便立刻洞察了作战意图。

参谋上尉像被蛊惑般点头,“对,如果切断西线的腰部,就能迅速推进战线。德国陆军的动员能力依然充足。”

“你是说在陆军方面德国军队占优势?”施里芬追问道。

“虽然大部分兵力都被调往东线,但西线暂时借用一下也无妨。

德国军队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既然东线进入收缩状态,现在就应该集中力量在西线。”参谋上尉自信满满地回答道。

“这话没错。”施里芬表示赞同,“对,通过战略轰炸将凡尔登夷为平地,同时投入两个野战集团军的兵力推进,即便兵力损失巨大,也能拿下凡尔登。”

凡尔登是一座要塞,一座凝聚了现代技术,在历史上就极具战略意义的要塞。如今,它更是成为了法国构筑的要塞中,最为棘手的一个,形成了一道可怕的地狱防线。

“截至目前,我方兵力损失约160万人。照此下去,今年内预计会突破200万人。”参谋上尉汇报着令人痛心的伤亡数据。

“确实该整顿一下战线了。”施里芬神色凝重,意识到了问题的紧迫性。

“比起大规模空袭占领巴黎,切断凡尔登这个腰部,效果会更好。”参谋上尉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我同意。”施里芬点头表示认可,目前的战线形状像一把弯曲的镰刀,如果折断凡尔登这个“腰部”,再向北实施包围机动,或许能一举包围伊尔德法兰西地区或者巴黎近郊。

从凡尔登到瑞士的防线相对较为薄弱,只要摧毁凡尔登,他们有信心将防线一直推到瑞士。

“齐柏林飞艇目前1000艘都在基地吗?”施里芬谨慎地问道,如果部分飞艇正在执行任务或处于作战中,事情就会变得复杂棘手。

德国空军作为新诞生的兵种,操作和调度都比较复杂,在施里芬看来,专家齐柏林空军司令的意见至关重要。

“是的,几天前刚完成作战任务,现在都停留在基地。”参谋上尉回答道。

“那就好。”施里芬微微松了一口气,看样子可以进行大规模出击。他坚信,如果德国能够平定凡尔登,协约国将再也无法维持现有的战线,战争的局势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法国全面战争开始。]

[临时总统府,呼吁法国民众全力以赴。恳请大家为了法国而战。]

[不仅是可参战的男性,连女性都被投入的大战。为保卫法国而英勇献身的崇高勇士们。]

[西部集团军‘十字军’,整合了从法国西部征召的3个野战集团军兵力,投入首都防御战线。]

[凡尔登防御战线是否也会组建集团军?英国增派的野战集团军会与之会合吗?]

[对尚未成立的协约国总司令部的期待值上升。]

“集团军。”施里芬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丝不安。集团军是整合多个野战集团军的大型编制,他的不安并非针对法国或协约国的集团军,而是来自东线,来自对俄罗斯动员能力的深深恐惧。

“俄罗斯不是正在运营名为战线军的集团军吗?”施里芬问道。

“是的,目前正在西北战线和西南战线两个方向展开。”参谋回答道。

“目前是这样。”施里芬心中隐隐有种预感,他深知一旦俄罗斯全面开始动员人口,那将是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俄罗斯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施里芬缓缓说道,可别小瞧这“第三”的排名。俄罗斯的排名仅次于清朝和印度,对比对象本身就是人口庞然大物,所以德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至少有1亿以上人口,这只是大致估计的人口统计数据,但俄罗斯的行政能力实在让人难以完全相信,说不定实际人口有2亿。

“如果俄罗斯像法国一样展开全面战争,到底能动员多少人口呢?”施里芬心中暗自思忖,1000万?2000万?5000万?这些不断攀升的数字让他感到头晕目眩。

如果不尽快整顿西线,德国可能会在这场战争中陷入绝境。

就连与英国的谈判也到了关键时刻,法国甚至都组建了集团军编制。

以斯拉夫主义和日耳曼主义为旗帜,彼此憎恶的俄德战争,未来会如何发展,充满了未知数。

“目前德国仍占据优势。”施里芬心中暗自给自己打气,但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安心投入战争。

“作战批准。”施里芬向参谋们下达命令,“通过大规模空袭摧毁凡尔登,陆军兵力切断其腰部,包围并歼灭协约国军队。参谋们撰写书面报告,进一步完善作战计划,精心设计后提交。”

“是!!!”参谋们齐声回应,声音响亮而坚定。

“呼……”施里芬暗自深吸一口气,突破西线的腰部——凡尔登,他坚信,这次作战将成为欧洲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点。亚眠方向已经组建了集团军,镇压变得更加困难,攻打巴黎的计划已然失败,这就不用多说了。那么,只能再次尝试突破凡尔登。

“结束西线的大规模进攻。”施里芬低声呢喃,将希望寄托在了德国的空军——齐柏林飞艇身上。

>>>情报获取与战斗机首秀

美国财政部情报本部,这里是情报的汇聚地,也是战略决策的重要支撑点。

德国的齐柏林事业部有不少美国人参与其中,这使得美国能够迅速获取德国空军作战的关键情报。

事实上,一直以来美国都在密切关注德国空军的动态,持续获取相关信息。

但由于德国空军此前牢牢掌握着制空权,其安保措施并不像陆军那般严密。

毕竟,如果此前获取的情报曾让德国空军陷入不利战斗,哪怕只有一次,他们也必然会加强安保,然而这种情况并未发生。

“得到的情报显示,火力攻击的目标是凡尔登,陆军参谋部正在准备大规模进攻。”情报人员向杜鲁门汇报着最新情报,德国空军丝毫没有察觉到异样,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作战计划之中。

“为了今天,筹备已久啊。”杜鲁门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期待,这将是美国战斗机的首次华丽登场,也是改变战争局势的关键契机。

在法国第三共和国的临时首都波尔多的陆军航空基地,此刻正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

这里,即将迎来美国战斗机的首战,这是直击德国空军要害的最佳时机。

“终于到了战斗机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指挥官们和飞行员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美国战斗机的这场首战,无疑是将军事强国德国打入深渊的第一声号角,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战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