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2/2)
尽管前几年U国的贸易通道并不顺畅,但我们不能忽视东营和高丽,尤其是东营,对于大明来说,金银铜等贵金属并不稀缺。
槐安位于黄淮和运河的交汇处,要知道,当时的黄河最终是流入淮河并汇入大海的。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槐安的豪绅数量众多。
在过去的大明,如果一个家族没有近亲在朝为官,或者超过两代没有近亲在朝为官,那么这个家族的财富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任何在朝廷中拥有三品以上官员的大明家族,都有可能利用官场手段来夺取那些失去保护的家族的财产。
槐安城目前正在推选资政,城中原本有四五个商盟成员,他们了解资政局的运作,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知府仍然是大明的知府,但府城紧邻漕运总督衙门,加上山阳县也紧邻府城,这种局面使得槐安府的几个衙门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
联盟看到了这样一个机会,认为在槐安先选举出资政局,虽然暂时无法监督府衙和县衙,但可以先按照联盟的规定熟悉起来。
大明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制度,除了朝廷规定的粮税等税种外,地方实际上有权自行加税。但原本官员们都知道,除了能在田税和徭役上做手脚外,只要征收商税就等于与士绅为敌。
然而,槐安的情况非常微妙,漕督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全城的士绅,现在他要开征商税,虽然私下里大家有些不满,但还是勉强接受了。
联盟一贯主张,在商税上做出让步的士绅们,总能在其他地方得到补偿。
槐安是一个什么地方?它位于运河和淮河之间,纺织业一直非常发达,不仅生产丝绸,而且由于距离产棉的诃南、山栋更近,棉布产业也非常发达。
水力工厂自然要建立起来,整个U国的棉花产量都不高,他们一直依靠毛纺作为纺织业的主体,而此时银度、美州的殖民地还没有大规模开发。
这次来到联盟的U国商人都提出了大量的棉布订单,尽管南直的棉纺已经颇具规模,甚至松江本身就是大明最大的棉纺基地,但现在又增加了几乎整个U国市场,即使棉纺业再扩大几倍,市场也有足够的需求。
在这个时刻,讪习的地盘上已经流传着各种消息,一支名为威震天的流民军队已经占领了泽州和平阳府,讪习的前总兵带领的精兵以及宣大总督、讪习巡抚都在这支流民军队的攻击下败亡。
这样的消息让进入讪习的流民军队都感到难以置信,河曲这样一个有城墙的小镇也是十多支流民军队合力才攻下的,什么样的流民军队能够占领州府呢?
一时之间,所有得知消息的流民军队首领都在向泽州和平阳府派出侦察兵,以探查消息。
岚县距离汾州不过两百里,王嘉胤的部队选择向南发展,而闯王、曹操两部则向东,向沂州、平定州(阳泉)方向进发。
王嘉胤派出的侦察兵很快就遇到了讪习军团的侦察兵,听说是王嘉胤的部队,便让侦察兵传达了自家要在汾州集结流民军队的消息。
实际上,王嘉胤的部队现在已经差不多到达了汾州西北的永宁州,但他们非常不幸,他们走过的路线正是讪习军团之前前往介休经过泽州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