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所修何法(2/2)
她不再推辞,而是缓缓起身,正色道:“此事关乎龙宫重宝,非我一人能够擅自做主。待父王归来,我自会向他禀明,届时再做决断。”
玄广霄闻言,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知晓事情已有七分把握,便顺势拱手道:“如此,便有劳公主殿下了。”
敖听心轻轻颔首,目光微微流转,似是对眼前这位言辞锋利的玄道友另眼相看。
而三太子的目光深处,也多了一丝意味深长。
——这位玄广霄,怕是远比他们想象中更不简单。
正事聊完了,敖听心也是顺势岔开话题,笑道:“聊了这许久,还未曾问及玄道友是几时得道,又承何仙术?”
玄广霄闻言,神色未变,只是目光微敛,似乎在斟酌言辞。须臾,他淡淡道:“我自生身之后,便出家修行,得天地造化,修成无生无灭之体。至于仙术,不过随缘而得,皆是些保身护道的小法门,不足挂齿。”
此言一出,敖听心眉梢微挑。她虽未修至天眼通,但亦能察觉对方话语中的敷衍之意。一个能随手取出蟠桃之人,又岂会只是得些“保身护道”的小法门?更何况,玄广霄一身仙气深沉,如渊似海,远非寻常散修可比。
“玄道友好大的谦逊之心。”她笑意盈盈,语气却透着一丝试探,“能有‘无生无灭之体’,恐怕非比寻常吧?这等神通,只怕是得名师指点,或天道垂青,方可证得。敢问——尊师是何人?”
玄广霄微微一笑,目光轻轻掠过敖听心的脸庞,淡然道:“修行一道,讲究机缘,何须拘泥师承?若非得名门正统,便难有成就,那世间散修岂非永无出头之日?”他顿了顿,语气轻松,仿佛并不在意,“我师门平常,无甚可言,杨仙子何必深究?”
敖听心心下愈发肯定,此人绝非无门无派之辈。仙道之中,真正的机缘造化,往往藏于隐秘之地,或是天外之门,岂会如此简单?但见玄广霄不愿多言,她也未再逼问,只是笑道:“道友既不愿言,我便不再相问。不过,修行一道,虽讲究缘法,若得高人为师,自然是事半功倍。玄道友有此道行,必定经历非凡。”
玄广霄拂袖轻笑:“四公主谬赞了。”
杨婵暗自思忖,眼前之人身怀奇术,言谈之间滴水不漏,定然非泛泛之辈。他所修之道,与寻常天仙、地仙截然不同,倒更像是太古传说中的“不灭之体”,一种超脱生死、不受轮回束缚的存在。她虽身居天庭,对各派仙道皆有所涉猎,但如玄广霄这般气息缥缈,既非纯正道家,也非佛家清净之气,倒让她有些捉摸不透。
思及此处,杨婵忽而启唇,微微一笑:“玄道友既有如此修为,可曾授得仙箓?”
仙箓,乃天庭册封仙籍的凭证,凡得仙箓者,方能名正言顺立足三界,受天规庇护,也受天规管束。她本是随口一问,倒要看看这位神秘的玄广霄如何作答。
玄广霄闻言,目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缓缓道:“仙箓……未曾受封。”
杨婵微微蹙眉,这等修为,却未列仙籍?便是散仙之流,若修成正果,亦可得天庭册封,或封正五岳,或入天河星宿。若是未得仙箓,便说明此人——并不受天庭管辖!
“哦?”她眼中闪过一丝深思,“玄道友竟从未入籍天庭?可是修了旁门之术?”
玄广霄神色不变,淡然道:“旁门?仙道浩瀚,何来正旁之分?我所修者,既非玄门正宗,也非清规,亦非凡俗武道,而是随性所至,缘法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