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明神探1546 > 第73章 京师欢迎你(三更求订阅!)

第73章 京师欢迎你(三更求订阅!)(1/2)

目录

第73章京师欢迎你(三更求订阅!)

北京城。

正阳门瓮城。

海玥、海瑞和林大钦验过了游学印照,在可供四辆粮车并排穿行的门洞里面,一步步往前挪。

到了通州登陆后,双方分开,锦衣卫护送着安南使团,押送着周宣和莫正勇等要犯入京,海玥三人则如同正常求学的学子,跟着人群一路朝着京师而来。

抱着第一次进城的激动心情,众人起了个大早,可真正抵达京城前,依旧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流。

最初拥堵的地段,甚至不是京师里面,而是南郊。

大明时期的北京城,原本是没有外城的,京城九门就是外城门,但随着人口渐多,京师住不下,京师南郊便逐渐繁华起来,出现了无数的住家与商铺,如今的规模已经不逊于内城。

这点和宋朝的汴京是一样的,都是城内无法承载庞大的人口,向外城扩充。

所以靖康之耻时,女真人打到城下,即便攻不破京师,住在外城的百姓也会被践踏蹂躏,京师沦为炼狱。

现在大明的京师同样没有外城墙,永定门也没有建。

因为庚戌之变没有爆发。

现在的大明人,恐怕怎么都想不到,二十年后,居然会被蒙古鞑子杀到天子脚下,在南郊烧杀掳掠,繁华的京师外城沦为人间地狱,而朝堂上的君臣紧闭城门,龟缩在内城里面瑟瑟发抖。

海玥想到这里,暗暗摇了摇头。

关键在于,这个时期的蒙古人其实挺弱。

女真崛起时,那是真的强大,中原王朝遇到了一个极为强横的敌人,在北宋疆域到达极致时轰然倒塌,难免令人感到惋惜,愈发地痛恨起宋徽宗那个无道昏君。

而现在大明碰上了已经衰弱不堪的蒙古,还被打到京师城下,能说什么呢

只能叹息。

嘉靖朝前二十年和后二十年,差距巨大。

当然,这也有迹可循。

许多祸根早早就埋下,整个王朝到了中期,本就如同一台庞大而臃肿的机器,如果朝堂上的君臣振作些,还能勉强带动,一旦懈怠,马上就会呈现半瘫痪的状态,到时候可不就任由外敌蹂躏

感慨之后,海玥又摸了摸脸,嘀咕道:“京师这天气真难熬啊!又闷热又干燥!风吹在脸上,跟刀子似的……”

此言得到了海瑞和林大钦的认同:“是啊!这里太干了!”“幸好哥昨日在屋内摆了一盆水,我起夜口干舌燥,险些将那水给喝了……”“要煮沸,千万不能喝生水!”“哦!哦!”

这般一路说着,循着正阳门大街一路往北,终于抵达瓮城外。

此处更见拥挤,因为开始验路引,核实身份了。

所幸秀才功名终究管用,尤其是海玥,鹤立鸡群,青衫儒雅,拿出地方开具的官方凭证晃了晃,城门口的差人就摆了摆手,示意入城。

入了门洞,周遭的声浪轰得人耳膜发胀,人群挨挨挤挤,各色吵闹唾沫横飞,还有穿皂靴的税吏踩着板凳查货,手里铁尺咚咚地戳在箱笼上,随之响起的就是讨好与通融的沟通。

“呼!”

终于熬过了这段路,前方豁然开朗,官府民居鳞次栉比,坊间市场人烟辏集,车马骈阗,一片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映入眼帘。

这就是京师。

这就是大明的绝对中心。

三人步入棋盘街。

棋盘街是正阳门与大明门之间,一个百步见方的小广场,因四周有石护栏,方方正正,形似棋盘而得名。

外地人入京师,这里几乎都是首个经历的热闹集市,尤其是书市,到了春闱之时,全国各地的举子前来应试,都会云集于此。

“快来看哦!武定侯亲刻《水浒传》,梁山忠义一百零八单将,征辽!征方腊!”

“《三国志演义》,有插画!精美插画!别翻别翻,妈的!这家伙把插画撕了!”

“《墨娥小录》!炼丹秘本!龙虎山大上清宫流出的手抄本,内有灵丹秘法,化铜为银!化铜为银哦!”

“公子,要《营锦阵》么”

“那是何书”

“呦,一看公子就是不懂哦!随俺来!给你看好看的!”

“呃,这书看不得,看不得……”

且不说林大钦目不暇接,就连海瑞都满脸好奇,险些被兜售春宫图的小贩拽到巷子里去,海玥眼疾手快,赶忙将弟弟拉住:“以后有的是机会来书市,我们先找一处落脚点!”

居京师,大不易。

这是历朝历代都共通的事情。

作为三个自岭南而来,初次入京的土鳖,首要的任务不是见识琳琅满目的京师盛况,而是找个地方住下来。

如果是短期居住,住个几天,就去客栈投宿,如果是长期,还得要租个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