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明神探1546 > 第61章 可怕的头号嫌疑人(一更求首订)

第61章 可怕的头号嫌疑人(一更求首订)(1/2)

目录

第61章可怕的头号嫌疑人(一更求首订)

“别!别打了!小人知道的……都说了……”

当海玥再见到管事来福时,锦衣卫又一专业在此人身上体现出来。

用刑。

相比起地方衙门只会三木,打得人奄奄一息,身上没有一块好肉,锦衣卫的手段无疑更精雕细琢,循序渐进,来福的口齿还很清晰,神情却恐惧至极,心理防线已然崩溃。

但他的回答,却让陆炳很不满意:“贪墨贡珠,方威一个人绝干不了!所贪图下的钱财,也决计不止区区几万两银子!此事必有同伙,你还敢隐瞒”

来福瑟瑟发抖:“小人真的不知呐,小人确实看见少爷把玩过珍珠,也曾疑心过……却未想到那是大内的贡品,若是知道,小人早就告官了!”

“呵!”

陆炳怒极反笑:“你们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狗奴,眼里哪会有大明的君父,哪会有大明的律法看来是不上些厉害的手段,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了!”

努了努嘴,之前同样站在他身后的一个驴脸汉子捏了捏手,满怀期待地走了上去,阴影很快将来福彻底笼罩。

陆炳冷冷一甩手,对着海玥道:“我们出去吧!”

海玥自无不可。

方威作威作福,身为管事的来福定然有助纣为虐之举,对待这种自己就是下人,却从不把其他下人当人看待的奴才,他也不会有丝毫同情心。

只是出了临时的牢房,海玥又提出了新的见解:“陆舍人以为,方威之死,会是灭口么”

“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陆炳原本也有沉思之色,闻言眼睛一亮:“我刚刚就琢磨着,那‘隐雾村’的传说,是不是盗珠的同谋捏造,为了掩盖罪行,杀方威灭口只是这法子似乎繁杂了些,何必如此呢”

“因为死的人不止一位!”

现在正是合适的机会,海玥将琼州府通判宗承学之死告知。

陆炳动容:“竟有此事!那凶手真是处心积虑,这是要借魇镇之说,让知情者以自杀的方式,逃脱当地衙门的追查”

“事实上,宗通判之死,已经被归于自杀!”

海玥道:“我们想要验证这个猜测,就得看一看,第一位死去的琼州府通判宗承学,与合浦珍珠是否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如果两者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真正的动机,就与窃珠脱不开干系了,甚至宗通判都可能不是第一个死者!”

陆炳脸色肃然:“此案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正说着呢,洪七匆匆跑了过来,禀告道:“府邸内都翻遍了,没有发现装有珍珠的箱子!”

陆炳沉声道:“转移走了还是卖掉了”

海玥提醒:“方威如果将贪墨的珍珠卖给了当地的富户,也是一条线索。”

陆炳咧嘴一笑:“不错!这是一条好路子!”

合浦珍珠号称“掌握之内,价盈兼金”,就是珍珠拿在手掌心,比起黄金都要贵重,因为此物是皇家贡品,开采得又少,有市无价,渴求它的权贵极多。

从卖家查起,可以反过来寻找出售的路线,从而掌握线索。

这也是发挥锦衣卫的专业素养,这群人但凡调查与钱财有关的线索,行动力总是出奇地强。

“宗承学与合浦珍珠的联系……窃珠后出售的卖家……”

有了这两个思路,原本只能期待审问结果的陆炳,瞬间觉得案情的进展清晰起来,朗笑道:“不愧是琼山神探,此案有你相助,简直如虎添翼,哈哈!我眼光真好啊!”

‘你还得意上了……’

海玥心中失笑,却无自矜之色,案情脉络才刚刚清晰,不是开香槟的时候:“我想出府去拜访一下吴巡按,他与宗通判有旧。”

“好!”

陆炳点了点头,正色道:“小心些!”

“明白!”

嘉靖朝之前,对于采珠实施的是珠池太监制度,严控珍珠流入民间,大内专门派太监盯住,这些宦官在地方上都是“倚势为奸,专权生事”。

到了嘉靖登基,清除弊政,对宦官严加管束,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地方上的许多太监都被招了回去,包括广东的“珠池太监”。

所以去年的采珠,是广东省三司衙门配合廉州府完成的,能够上下其手,窃据大批珍珠的,极有可能是省内有头有脸的人物。

要知道方威对外的定位,可是大礼仪新贵,吏部天官方献夫最喜爱的侄子,能够与之合谋的,岂会是平头百姓

一旦发现窃珠暴露,指不定要垂死挣扎,对查案者下手,陆炳因此提醒海玥,注意自身的安危。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待得海玥走出方府,隐约真的感到有盯梢的目光,打量着每一个进出之人,甚至跟了他一段路,才消失不见。

海玥不动声色,没有回西行庵,朝着城南而去。

他要去拜访巡按御史吴麟。

抵达城南院落,夕阳西下,海玥上前敲了敲门,不多时熟悉的应声传出:“来了!”

开门的是书童孙彬,见得海玥露出惊喜之色:“海公子是海公子来啦!快请进!快请进!”

海玥入内,就见不仅闵子雍和项昂快步而出,就连一身便服的吴麟都在堂前相迎,笑容和蔼:“十三郎来得正好,这个时辰,一起用膳吧!”

海玥作揖行礼:“正是饿了,还望吴巡按收留!”

“这般客气作甚,在家中还称职务……”

吴麟笑容愈发亲切起来,好似长辈看向子侄后辈。

态度改变的原因,双方都心知肚明,事实证明,陆炳对海玥的看重不止是到了京师,连广州府都混在一起了,吴麟羡慕之余,也感到庆幸。

救命之恩好啊!

有人情,才好往来嘛!

海玥对待吴麟并不感冒,但不深交便是,称呼很快也从官职改为了先生,一顿晚膳吃得其乐融融,气氛极佳。

等到酒饱饭足,海玥这才开口:“学生有一事不明,恳请先生指点迷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