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闭门不见(1/2)
“无论如何,你已是位居东宫的大明储君,任何理由都不能让你放弃这一地位,明白了吗?”朱棣的语气坚定而严肃。
在鸡鸣寺的承诺至今仍回响在耳边,天下皆知,太子的宝座非朱高华莫属。
在朱棣内心深处,早在攻克应天府之际,便已认定唯有朱高华能够胜任储君之位。
在朱棣眼中,他是继承大明的唯一人选,旁人即便监国多年,也难以撼动朱高华的地位。
朱高华心情沉重,抓起酒坛,猛灌一口,似要借酒消愁。
朱棣见状,不禁无奈笑道:“何必如此?难道是怕孤与你争夺这坛中之物?”
朱高华摇头:“非也,我不过是心中苦闷……”
他叹息:“成为大明太子,实非易事。”
朱棣一时语塞。
这样直白的话,恐怕也只有老四敢如此坦率地说出。
若是换作老大,就算借给他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有此一举,更不敢出此言论。
在权力的天平上,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同他们之间的力量对比一样悬殊。
而在这个紧要关头,老四的拒不受封,让朱棣心中不免感到不畅。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下令:“给孤一个足够的理由!”
他的语气淡然,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除非理由足够充分,否则孤决不改变初衷。”
朱高华微微一笑,反问道:“如果理由真的足够呢?”
朱棣冷静回答道:“那样的话,朕自会深思熟虑。”
“战争难道不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吗?”
“修订永乐大典,开凿运河,哪一样不是消耗巨资?!”
“战时,无论是军需物资还是后勤补给,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送达前线。”
“万一途中遭遇劫掠,我们该如何应对?!”
朱高华的问题直击要害,每一句都切中肯綮。
若徐皇后尚在人间,或许只有她能有此胆量与朱棣这般对话。
现在,朱高华成了第二个敢于如此坦率直言的人。
朱棣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不得不承认,朱高华所言极是。
他沉思片刻,点头赞同:“你说得很有道理……”
但他仍旧有所疑问:“那你认为,老大在危难时刻,又何曾伸出援手?”
朱棣追问道。
“确实如此,”朱高华含笑回答道,“但即便如此,我仍觉得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朱棣气得七窍生烟。
他一口气将一坛酒灌入腹中,随后摇摇晃晃地站起,神情显得有些飘然。
“随朕走!”他命令道,脸色阴沉如水,对旁边的锦衣卫冷声下令。
朱棣被朱高华顶撞,气得浑身发抖,却束手无策。
毕竟,这个老四是他心头的肉,再大的过错也难以严惩。
怒气冲冲的朱棣,最终只能愤然离去。
朱高华对此只是淡然一笑,他知道父亲的脾气,醉酒之后,一切不快都会如过眼云烟。
他心中早有预料……
此刻,东宫之中,
杨士奇、杨浦、杨荣三人齐聚。
他们是大明未来内阁的中流砥柱,此时却都是朱高炽的忠实心腹。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朱高炽,这位曾经的大明太子,虽然如今已不再担任此职,但毕竟有过监国的经历。
他们三人早已是这位昔日太子爷的得力助手。
朱高炽轻轻一顿,语重心长地说道:
“诸位前来,实非我本意。”
“如今局势微妙,你们若频繁探望,恐怕会被冠上结党营私的嫌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