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他朱棣四子,当世活阎王 > 第47章 发难

第47章 发难(2/2)

目录

朱棣的声音冷冽:“建文那厮,将周王一家软禁于应天,废黜代王,禁锢齐王,逼得湘王惨死,还将兵力调往顺天,这是在逼我反叛!”

提及湘王,太子朱高炽跟汉王朱高煦都不禁身躯一震,朱棣的面色更是阴沉。

一想到建文帝,他的怒火便无法遏制。

想当年,太祖高皇帝册封他为皇太孙时,曾谆谆教诲,让他善待自己的叔父们。

然而建文帝登基后,对太祖的遗训视若无睹,疯狂削弱藩王的权力,代王、齐王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十二弟更是凄惨,他是朱棣最好的兄弟,却落得自焚的下场。

在当年的靖难之役中,朱棣若是不起兵反抗,那么横死之人,便是他。

因此,他当时别无选择。

甚至他曾想象,如果当年建文帝没有启动削藩政策,他朱棣和家人大概还在顺天享受狩猎之乐,不必涉足皇位的纷争。

在那攻占应天,登基称帝的关键一日,他的名声跌入谷底,成为世人咒骂的篡位者。

他得位的方式不正当,这让他背负了千古的骂名,遭受世人的误解。

那无法抹去的记忆中,他依稀记得,应天城陷落那夜,自己坐在高楼之上,朱瞻基陪伴在一侧,自己则是泪流满面。

朱瞻基不解地问道:“爷爷,你为何哭泣?”

朱棣回答:“从今往后,我将作为被万世唾弃的逆贼而存在!”

“我将是大明史上最为人所不齿的罪人!”

朱棣反复思考,造反是否正确,但内心明白,不反抗唯有走向灭亡。

他渴望询问太祖高皇帝,若身处其境,他会如何选择?

朱棣深吸一口气,环视满朝文武,突然露出一个笑容,但那笑容背后隐藏着森然与可怖。

“当年建文为削藩,派遣众多官员监视朕于顺天府,企图探朕是否会揭竿而起!”

“朕在猪圈中咽下多年猪食,才换得今日的天下!”

言及此处,朱棣的声音不觉变得低沉,透露出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朱棣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大小官员,目光最终落在太子和汉王身上。

他迈开大步,向着朱高煦逼近。

目光如炬,审视着面前的两位王爷,两人不约而同地后退了一步。

“就在这满朝文武面前,朕要澄清一事!”朱棣声音冷峻,“朕是否对你说过,‘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这句话?”

他逼问道,目光锐利如刀。

“你说!这究竟是不是朕说的?!!”

朱棣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整个鸡鸣寺内,一片死寂。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心跳声似鼓噪。

这是一个直击人心的质问。

朱棣意在破解这无端的谣言,以免它继续腐蚀国家的根基。

若不澄清,这谣言将对太子和他自己构成严重影响。

朱高煦面露惊慌,未曾料到朱棣会如此直接地发难。

他脸色苍白,全身颤抖着,小声否认:“父皇未曾……”

“朕没听见!!”朱棣冷然打断。

朱高煦的面色愈发难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何时遭受过如此的羞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