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正统六年初 > 第91章 咏煤炭

第91章 咏煤炭(2/2)

目录

一首诗,就因为一首诗?便能乾坤扭转?

真是好大的讽刺啊!

王振忆起早年,他科举之途举步维艰。

后来朝廷有了诏令,他一狠心,去了势,入宫做了宦者。

他一心向往科举,却最终变成不男不女的阉人,被士人瞧不起。

他辛辛苦苦,费尽心力才将于谦送入牢中。此刻,竟因为一首诗,自己所做一切,都成徒劳。

这一刻,他心中怨愤愈加充盈。

也不只是嫉妒,还有希望落空后的失落,亦或许两者都有。

总之,王振此刻即对于谦杀心大起,又对阶下跪着的,在这个‘最恰当’的时刻,背诗的于谦养子,杀心同样大起。

……

至于被王振嫉恨的于康,此时似还未从情绪中缓过来。

直到身后不知是谁,轻轻拽他衣甲下摆,他这才回过神来。回道:“此乃父亲谆谆教导,臣不敢作假,亦做不得假。”

朱祁镇盯着于康的脸,仔细端详。

于康毫不避让,目光清澈如泉水。

于康也不知为何,突然也起了和父亲同样的心思——这位皇帝陛下,毕竟还小,只是个孩子。但是转瞬,他又将此念头甩出脑海。

阶下众臣,都在等待皇帝陛下的回应。但此刻,朱祁镇却静静坐着,没有任何回应。

阶下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阶上王振却对陛下此时内心,摸得一清二楚。他知道,陛下此刻在于谦这件事上,动摇了。

甚至可以说,于康诵出这一首于谦所作的诗,逆风翻盘,得了陛下圣心。

王振也知道,无论如何,这一遭,自己输了。

太皇太后将陛下宣至慈宁宫,对陛下说了许多于谦和先皇之间的往事,这本就让陛下对于前印象有所改观。

即便后来孙太后和他默契谋划,但陛下毕竟也不是毫无主见的昏君。

于谦这首咏志的诗,恰逢在朝堂之上,被于康当着所有臣子的面咏出,若于谦不是此等为人,以后自会身败名裂。

于康此举,当是对他父亲知之甚深,从心里绝对相信父亲为人、为官之道。

也相信他父亲,所行所想,始终如一。

可是为何,这一切会那样恰到好处。可若说有人暗自操纵,故意安排,他却有些不信。

他心里感叹,“便是木德公那样的能人,也做不到如此吧?”

王振心中起了各种念头,直到身边朱祁镇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这才将他从这些念头中,重新扯回朝堂。

“王先生,你觉得此诗如何?”

王振心中尽管百般不愿,也知道此刻万万不能扫了陛下兴致。但他话出口时,仍是保有余地,只评诗,不评人。

这也是他最后的一丝执念。

“陛下,单就此诗而论,却如南杨先生所讲,志向气节尽显。”

朱祁镇点了点头:“朕亦有此感。”

过了片刻之后,朱祁镇对王振招了招手,示意他附耳过来。

王振遵从旨意。

只是朱祁镇开口时,王振眉头越蹙越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