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 第53章 苏婉:殿下,如果你要出使党项,必须带上我

第53章 苏婉:殿下,如果你要出使党项,必须带上我(2/2)

目录

春秋时期,晋国是非常强大的,有韩、赵、魏三家。

晋献公宠爱骊姬,并且和她生了奚齐。

晋献公爱屋及屋,也很喜欢奚齐。

由于骊姬得宠,她便萌生了不该有的想法,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

于是,晋献公便把太子申生赶到了曲沃去,让重耳到蒲邑去,夷吾住在屈邑。

后来,骊姬每日在晋献公的面前啼哭,终于,晋献公下了决心,他逼死了申生,改立奚齐为太子。

在晋献公临死之时,放心不下骊姬和奚齐。

他让大臣荀息保护好骊姬和奚齐。

然而荀息这个人忠诚有余,能力不足。

九月,晋献公死了,奚齐被立为晋王,到了十月,里克和丕郑便把奚齐给杀了;那时晋献公还没有下葬呢。

荀息又立了晋献公和骊姬的妹妹所生的悼子为国君,十一月,悼子又被杀;

荀息觉得自己无颜面对晋献公,自杀了。

里克等大臣,打算迎重耳回国继位,可是,重耳经过慎重考虑,觉得政局不稳,回国后,风险极大,因此,拒绝了。

那时,夷吾在梁国,他写信对秦穆公说,如果秦国能支持他回国继位的话,那么,他将把黄河以西的土地割让给秦国;

另外,他又对里克承诺,如果自己能当上国君的话,将会把汾阳赏给他。

于是,秦穆公和里克都很支持他。

夷吾顺利地当上了国君,是为晋惠公。

可是,他反悔了,说过的话,全都不算数了。

他既没有割让土地给秦国,也没有把汾阳赏给里克,相反,他担心重耳和里克里应外合谋害他,便借口为两个死去的兄弟报仇,把里克给逼死了,然后,又将七舆大夫都杀了。

晋惠公是个不讲道德的人。

当初,晋国遭受天灾时,秦国对他们进行了援助;

后来,秦国闹蝗灾,秦穆公遣使到晋国求救,可是,晋惠公非但不帮助秦国,却还想着趁着秦国衰弱,攻打秦国,把当初秦国的情谊给忘了。

秦穆公是一代明君,秦国是那么好打的吗?

晋惠公不但打了败仗,自己还被人家抓了俘虏,只因他的姐姐嫁给了秦穆公,替他说情,秦穆公才把他给放了。

晋惠公回国后,连窝火带憋气,不久,便死了。

太子圉当时在秦国做人质,听说了以后,偷偷地从秦国跑了回去,继了位,是为晋怀公。

因为他的不辞而别,惹恼了秦穆公。

秦穆公打算支持重耳回国当国君。

晋怀公杀死了狐突,这一下,又捅了马蜂窝。

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国,晋怀公又被大臣们所杀。

总的来说,在晋献公死后的十五年,晋国就没有消停过,五个儿子,死了四个,又搭上一个孙子圉。”

李世民听了,也很感慨:“如果晋国没有发生内乱的话,怎么能轮得上秦国统一天下呢?”

“陛下圣明!

咱们再说袁绍。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

袁绍让袁谭到青州去,袁熙去了幽州,外甥高干坐镇并州,但是,他最喜欢的是幼子,把他留在身边,也就是在冀州。

在这四个州之中,当然是冀州的实力最强。

袁绍觉得袁尚貌美,长得像自己,这是袁绍要废长立幼的原因之一;

其次,袁谭能力虽强,可是他已经过继给了袁基;

再次,重臣审配支持袁尚;

基于以上三点,袁绍在临终前,立袁尚为继承人;

这么一来,袁谭、袁熙和袁尚相互攻伐,不久,袁谭死了,袁尚也死了,这才给了曹操机会,曹操各个击破,终于,统一了北方;

从表面上看,袁绍是败于曹操会用兵,实际上,是败于内斗;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内斗比外敌更为可怕。”

李世民点了点头:“兄弟不和,必为外人所欺啊。”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但是,荆州一直很安稳,并没有遭受战火的洗礼。

刘表坐镇荆州,拥兵数十万,其手下还拥有强大的水师,曹操也很忌惮他。

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是正妻所生,名叫刘琦,次子是蔡夫人所生,名为刘琮。

他觉得长子虽然贤明,却太过仁弱,次子刘琮天生聪颖,而且蔡氏一族是荆州望族,实力雄厚;

在刘表临死之时,他让刘琦屯兵江夏,却把刘琮立为继承人。

曹操一看,机会来了,挥师南下。

蔡瑁是个有勇无谋之人,向来惧怕曹操,眼看曹操率领大军来了,尚未开战,当即主张投降,刘琮年幼,做不得主,只好听之任之。

不久,曹操派人杀了刘琮,荆州落入曹操之手。

如果刘表立刘琦为继承人的话,又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主幼国移,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啊。”

闻言,李世民十分感叹:“刘表糊涂啊,把那么好的荆州白白送给了曹操。”

“是啊,按照常理来说,最起码先打两仗再说,打不过再降也不算迟。

你看人家孙权,年岁不大,兵力又少,可是人家东吴誓死不降,终于,在赤壁打败了曹操八十三万大军。”

“爱卿所言甚是,作为人主的决心和勇气是至关重要的。”

“陛下圣明!”

“那么,有没有废长立幼成功的呢?”

魏征心里疑惑不定,因为他不知道李世民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既然皇上已经问到了,他想了想,道:“也有,典型的代表有刘启、刘彻和刘秀。

汉景帝刘启有一位皇后,名为薄皇后,那是薄太后亲自为他选的,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不喜欢薄皇后,薄皇后也没有生育孩子;

因此,汉景帝把庶长子刘荣立为太子;

刘荣的母亲栗姬生性妒嫉,又很幼稚;

她以为自己的儿子做了太子,地位是非常巩固的,而且,她也天真地认为自己将来一定能坐上皇后之位;

馆陶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但是,因为馆陶公主给皇帝的后宫之中介绍了许多美女,所以,栗姬很生气。

她便一口拒绝了这门亲事。

这让馆陶公主大为恼火,于是,馆陶公主又把目光投向了皇十子刘彘。

她和王娡联起手来,一起对付栗姬。

馆陶公主是汉景帝的姐姐,她天天在皇上的面前说栗姬的坏话,久而久之,汉景帝对栗姬也不那么喜欢了。

汉景帝经过多次考察,发现刘荣的才能比刘彘的确差了很多。

终于,汉景帝下定决心,把刘荣废掉,当时,朝中有很多的大臣反对,包括周亚夫、窦婴等。

但是,汉景帝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废了刘荣,把他贬为临江王,同时,也把栗姬废了。

刘荣自己也有取死之道,他被贬为临江王之后,并没有收敛,相反,仍然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并且占了宗庙的土地。

为此,汉景帝十分恼怒,令酷吏苍鹰郅都去审理此案,那郅都是什么人,刘荣在狱中,想要刀笔给皇帝上疏,郅都不同意。

于是,刘荣自杀。

换句话说,汉景帝逼死了自己的儿子。

汉景帝为了保证刘彘将来能顺利地继承皇位,把周亚夫也给逼死了。

因为他觉得周亚夫的脾气十分倔强,担心周亚夫将来会对太子不利,所以,就找了个理由把他关进了狱中。

周亚夫不堪忍受那些刀笔小吏的刁难,绝食五日而死。

非但如此,之前,汉景帝还杀了自己的老师晁错。”

李世民听到了这里,也不禁为之动容:“如此说来,汉景帝是一位刻薄寡恩的君主啊。”

“是啊,汉景帝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位理性的君主。

汉武帝也是一位冷酷无情的皇帝。

当初,他与卫子夫十分恩爱,皇长子刘据出生时,汉武帝非常高兴,并且,让手下大臣东方朔和枚乘等作赋相贺。

等到卫子夫人老珠黄了,汉武帝又宠幸了王夫人、李夫人等别的女人。

卫青一死,刘据的地位急转直下;

到了汉武帝晚年,他又爱上了钩弋夫人,生下了刘弗陵。

汉武帝废了刘据,立年幼的刘弗陵为太子,同时,杀了钩弋夫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立子杀母制’。”

李世民的双眉挑动:“看来,汉景帝和汉武帝这对父子有的一比,一个比一个狠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