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李承乾:苏瑰,把她放回去吧!〔求追读〕(1/2)
李世民听了房玄龄的话,虽然觉得他有点儿拍马屁的嫌疑,但是,倒也受用。
“照你这么说,他们这些人遇到了朕,是他们的福气?”
“那是自然,作为一名臣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得遇明君,他们能够遇到像陛下这样的明君,实乃万幸,”房玄龄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缓缓道,“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在历史上,有很多帝王在国家建立了之后,便开始诛杀功臣,典型的就是汉高祖刘邦,若论刘邦的天下大抵是韩信打下来的,但是,最终,韩信却死在了未央宫;
虽然说韩信是吕后所杀,但是,这和刘邦也脱不了干系;
黥布原是项羽的部下,出了名的悍将,随何劝黥布归降了刘邦,彭越擅长劫人的粮道,正是有了这二位的帮助,刘邦才能在垓下一战成功;
还有陈豨、韩王信、臧荼和卢绾等人也都功不可没,但是,等到刘邦做了皇帝之后,把他们几乎诛杀殆尽,就连樊哙那样的忠臣,刘邦也要杀,樊哙还是吕后的妹婿,刘邦让周勃和陈平去杀樊哙;
后来,还是陈平不让周勃杀樊哙,把樊哙押回了长安,他才得以捡回一条性命。”
对于刘邦诛杀开国功臣一事,李世民也不太赞成,但是,他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这么说,因为他自己也是皇帝:“韩信、黥布和彭越等之所以被杀,那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有取死之道。”
房玄龄并没有反驳他,而是接着说道:“再说隋炀帝,杨广之所以能够夺得太子之位,离不开杨素、杨约兄弟和张衡等人的大力支持。
杨广做了皇帝之后,罗织罪名杀了张衡和薛道衡;
杨素患病在家,表面上,杨广派人去慰问他的病情,实际上,暗中多次催问杨素死了没有,杨素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不再服药了,不久,抑郁而终;
隋炀帝又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在同一天杀了高颎、贺若弼和宇文弼三位大臣;
隋朝的那些老臣几乎被他杀得一干二净;
但是,陛下没有这么做,那些功臣都得到了应有的待遇,这难道不是他们的幸运吗?”
对于屠戮功臣一事,李世民的内心也是很反感的,大臣若不是犯了诸如谋反、谋逆等罪大恶极之罪,他都不愿意那样做。
在这一点上,他很赞赏秦始皇,秦始皇虽然残暴,但是,对于自己手下的功臣却非常宽容。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感慨地说道:“朕为秦王之时,每天征战沙场,别的什么也不想,只想着尽快把那些诸侯全部消灭掉,使大唐能一统天下。
当时,朕也不能体会父皇的心思。
朕有同父同母兄弟四人:李建成、李元吉、李元霸和朕,李元霸死得早,就剩下我们兄弟三人,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多次迫害朕,朕都忍了。
可是,到最后,他们不但要对朕下手,还要对秦王府的人下手,把秦王府的人都调走了,包括你和杜如晦在内也都调走了,企图架空朕,然后,再对朕下手。”
对于这些事,房玄龄也十分清楚:“陛下,你太过仁慈了,微臣记得有一次,李建成在东宫设宴招待你,可是,你刚喝下一杯酒,就吐了血,这你还不明白吗?
你平时酒量过人,多了不说,一坛两坛是醉不到你的。
他事先已在酒里下了毒,幸亏你喝得少,身体强健,否则,焉有你的命在?
但是,你并没有张扬此事,也没有找他的麻烦;
还有一次,李元吉在齐王府设宴,他事先在齐王府的门外埋下了刀斧手,准备将你杀死,幸好你在将军们的保护下,得以逃脱,你也原谅了齐王;
但是,后来还有一次,他们以征伐突厥为名,把秦王府的文臣武将全部调走,准备在你饯行之时,将你杀死,若不是我等苦劝,你仍然执迷不悟啊;
那时,秦王府的文臣武将人人自危,眼看着秦王府就要分崩离析,散了架子,微臣和杜如晦等人是焦急万分。”
李世民神情悲痛,眼含热泪:“是啊,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那么狠心,丝毫不念兄弟之情?把朕逼得无路可走!”
“皇家无亲,你们若不是生在帝王家,肯定是相亲相爱的好兄弟。”
李世民抬眼望着屋顶,缓缓道:“这件事是朕心里永远的痛,朕再不希望历史重演。
长孙皇后为朕生下了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个儿子,朕已经立李承乾为太子,朕希望他们三兄弟和睦相处。
太子乃一国的储君,国之根本,教导太子至关重要,为此,朕想请你做太子太傅,教习太子的学业。”
“咳,咳,”房玄龄咳嗽了两声,“微臣谢谢陛下的信任,可是,微臣的身体已大不如以前了,由于常年在外征战,得了很多慢性疾病,诸如关节炎、肺疾等,何况太子已有孔颖达、陆德明和魏征等名师指导,微臣才疏学浅,和他们这些大儒也没法比呀。”
李世民听了,明白这老头子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做太子太傅了。
“好吧,既然如此,朕也不勉强你。
那么,你觉得朕这三个儿子谁最出色呢?
他们每个人身上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房玄龄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是,又不得不回答,他想了想,于是,回答道:“回陛下的话,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李治尚且年幼,但是,可以看得出,他天资聪颖,才思敏捷,不过,性格好像有点懦弱了些;
越王聪敏绝伦,勇武有力,饱读诗书,谋略过人;
至于太子,微臣不甚了解,不敢妄加评说。”
闻言,李世民心想这老房头果然和别人不一样,说话留一半。
李世民点了点头:“你的评论也算是客观公允。
有人说朕多爱,偏爱李泰,你对此怎么认为?”
房玄龄一听,心想又是一个尖锐的问题。
“越王书法造诣非常人可比,而且他才识过人,陛下任命他编纂《括地志》也正合适,因为编纂此书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所以,越王成立文学馆也是有必要的。
因此,微臣并不觉得陛下有什么偏爱之处。”
李世民从房玄龄的话语之中,已经感受到他对越王有褒扬之意。
李世民笑了笑,道:“朕为了表达一下对你的感激之情,特地给你挑选了十名美女服侍于你,让你安度晚年。”
谁知李世民这话刚一出口,房玄龄吓得趴在地上磕头:“陛下,微臣感谢陛下隆恩,但是,此事微臣万万不能接受啊。”
李世民低着头看着他:“爱卿,为何呀?”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微臣的夫人卢氏嫉妒,好似那河东狮吼,陛下若赏赐十名美女给微臣,那么,焉有微臣的命在?”
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你也太言过其实了吧?以你现在的身份,三妻四妾不是很正常的吗?”
“不不不,陛下,微臣仅有卢氏一人,不存在三妻四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