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长孙皇后:都是你把孩子给惯坏的(求追读)(2/2)
好在太子天资聪颖,读书勤奋,如今,已学有所成,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无所不精。
每次处理政务,也没有不妥之处。
为此,微臣深感欣慰。
今日,太子行冠礼,乃是大唐之幸,社稷之福啊。”
“老师,您辛苦了!”李承乾给孔颖达鞠了个躬。
孔颖感动得热泪盈眶:“
果然,太子撰写的文章,词藻瑰丽,字字珠玑,逻辑性强,分析问题切中时弊。
文武听了之后,大加赞赏。
其实,这位孔老先生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最起码可以证明他没有误人子弟,白拿朝廷的俸禄。
等到这位孔老先生啰嗦完了之后,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
李承乾在
李泰再次上殿,把孔老先生请下台来:“在这里,我代表皇兄向孔先生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没有你们诸位老师的精心培养,也没有如此优秀的太子。
这陈叔达可不是等闲之辈,他是陈宣帝的第十七子,陈后主的弟弟,在朝中也是元老级别的人物。
在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以前,李建成和李元吉联起手来,不断地在李渊的面前诋毁李世民,李渊便打算惩治李世民。
陈叔达劝说李渊:“李世民立有大功,没有过错,不可加刑,况且李世民性情刚烈,如果折辱他的话,可能承受不了,会做出极端的事来,到时候,恐怕悔之晚矣。”
李渊这才打消了惩治李世民的想法。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渊气得口吐鲜血,又是陈叔达在一旁劝说,大致的意思是说,李唐的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本来就没有什么功劳,可是,他们却嫉恨李世民,如今他们想要作乱,李世民大义灭亲,陛下当立李世民为太子啊。
于是,李渊同意立李世民为太子了,两个月后让位给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
后来,李世民封陈叔达为礼部尚书,对他说:“当初,你帮了朕的忙,今日,朕感谢你。”
陈叔达却说:“我并非只是帮你,我是在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和天下的百姓考虑。”
因此,李世民对陈叔达也是极其尊重的。
陈叔达上殿之后,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番歌功颂德。
“太子李承乾,容貌俊伟,智慧过人,仁孝纯厚,自从八岁受任太子以来,举止适当,深受朝中文武大臣的爱戴……。”
大概有十页纸!
直把李承乾听得昏昏欲睡,他没想到行个冠礼,竟是如此麻烦,实在是累得不行,何况他的左脚有疾。
苏婉来到他的身边,拽了拽他的衣襟,压低了声音:“殿下,先别睡,快结束了。”
李承乾睁眼看了看她:“别捣乱,我先眯会儿。”
“眯什么眯,大家都在看着你呢。马上就要到行冠礼的高潮部分了,你父皇要亲自为你戴冠了。”
“大概还要多久?”
“我哪里知道,约莫半个时辰吧。”
“好吧,孤再坚持一会儿。”
终于,等到陈叔达把贺词念完了。
李泰又上去说:“感谢礼部尚书的贺词,讲述得非常全面和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