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 第8章 李承乾:行什么冠礼?孤先享受一会儿!〔求追读,求收藏)

第8章 李承乾:行什么冠礼?孤先享受一会儿!〔求追读,求收藏)(2/2)

目录

李承乾暗忖好一个青雀,你一撅屁股,孤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

你这哪里是要去帮孤搭葡萄架呢?

分明就是想借机窥视东宫的情况,若是发现了什么不当之处,肯定马上到父皇那里告状去了。

“既然你愿意来帮忙,孤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你马上要成立文学馆,编纂《括地志》,你有时间吗?”

“哦,那些事,我可以交给手下人去办,不碍事的。”

“那行,不能耽误了你的大事。”

“不耽误,不耽误。皇兄,那么,这件事,咱们可就这样说定了。”

李泰说到这里,高兴地离开了。

夜里。

终南山。

李承乾来到一个极其隐秘的山洞。

此山洞入口处较小,仅能容下一人进出,外人根本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山洞。

但当真正进入山洞之后,里面却是豁然开朗。

山洞内数十只火把,照如白昼,中间一块空旷地带,地面平整。

“见过殿下!”

称心和新招募过来的十名壮士跪伏在地上。

“都起来吧。”

“谢殿下。”

对于称心做事,他总是很放心,这不,还没有几日,他便招揽了十名勇士过来。

李承乾打量着那十名壮士,发现他们一个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但是往他们的脸上看,却与中原人长得不太一样,卷毛、鹰钩鼻、蓝眼、高颧骨。

李承乾心中疑惑,心想这不是突厥人吗?

称心好像看出了太子的疑虑:“他们都是突厥人。请殿下不必多想。”

“我等誓死效忠殿下。”

果然是突厥人。

其实,李承乾对突厥人也并非十分讨厌,对于,他们的豪迈、洒脱不羁的性格等,却有着一定的好感。

这样也好,背景更单纯一些,当要执行什么特殊的任务时,也不必顾虑太多。

李承乾高兴了起来:“拿酒来!”

在这山洞之中酒肉等应有尽有。

李承乾居中而坐,十名突厥壮士侍立在两旁。

李承乾赏他们酒肉,与他们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十分痛快。

平时,他在东宫,那是有尺寸的地方,规矩太多,他总是放不开,今日却可以任性一回了。

酒至酣处,李承乾笑着问道:“你们都有什么绝艺?”

其中有一名大汉,头上扎着一个髻儿,叫土吉设,说:“殿下,我会胸口碎大石。”

“哦,此话怎讲?”

只见土吉设把长大的外衣脱了,光着膀子,然后,平躺在地上,面部朝上。

此时,另有四名壮士抬过来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胸口上。

那块巨石少说也有四五百斤。

这么重的石头压在人身上,若是一般人非被压得两头冒泡不可。

再看土吉设根本就没什么感觉,好像压在他身上的不是石头,却像是被褥似的。

这时,木吉设扛来了一把大铁锤,那铁锤的个儿也真够大的。

木吉设在手心里唾了口唾沫,又搓了搓,问土吉设:“你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

再看木吉设把手中的大铁锤高高地举起,然后,猛地一下砸了下去。

耳廓中,只听“当”的一声响,再看那块巨石碎成了四瓣。

土吉设从地上站了起来,用手掸了掸了胸口上的灰尘,让太子检查。

李承乾一看,果然完好无损。

“好功夫!”李承乾挑大指称赞,“赏白银十两。”

木吉设一看这钱挣得这么容易,也要露一手。

李承乾点头。

只见木吉设先让土吉设在山洞的另一头站好了,木吉设手里拿着弓箭,大约相距两百步远,拈弓搭箭,瞄准了土吉设:“殿下,看我一箭射中他头上的发髻。”

“哦?”李承乾听了,也感到很吃惊,因为他曾经听说过吕布辕门射戟,不过,那也只是一百五十步,可是,没想到,这家伙却要挑战两百步,不会没把发髻射中,却把那土吉设射中了吧,“你有把握射中吗?”

木吉设一笑道:“殿下请看!”

只听“嗖”的一声响,那箭直奔土吉设而去,土吉设也是吓得一闭眼,心想你特么要是射偏了,老子摔死你!

果然,正如木吉设所说的那样,一箭正中土吉设的发髻。

“真是神箭手!赐酒,赏白银十两。”

众人见太子高兴,气氛也烘托了起来。

忽听称心说道:“既然殿下今日心情如此之好,请允许我为殿下跳一支舞吧。”

“如此甚好,孤已经很久没见你跳舞了。”

但见称心换了一身白衣,长袖飘飘。

那些壮士还是第一次见称心跳舞,都很好奇。

称心扭动腰肢,翩翩起舞。

他身形曼妙,脚步轻盈,长袖摆动,真好像那天上的仙女一般。

众人都看得呆了,心想这称心哪里是个男子,分明就是一个天生的尤物啊。

片刻过后,一支舞结束了之后,只见称心将两只长袖一抖,原本柔软的长袖却瞬间变成了两根铁棍直奔洞壁而去,紧跟着,就听“轰”的一声响,墙壁之上出现了一个大坑,些许碎石落在了地上。

众人无不惊骇,同时,也十分佩服。

“他这袍袖竟然比大铁锤还要厉害!”

称心把长袖收回,果然是除了两只长袖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东西了。

李承乾心中也感到很震惊,心想,刚才这两只长袖是击在洞壁之上,这要是击在人的脑袋上,又会怎样?

不过,他心里吃惊,表面上却很镇定:“称心,你这支舞跳得不错,来,孤赐酒三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