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是谁(2/2)
漫步于昌合城街头,只见民居错落有致,百姓服饰与中原大同小异,尽显东海风情。
此地本就是东海地区的交通枢纽,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然而近日来,城中修真之士骤增,他们身着各式门派服饰,行色匆匆,似乎都在为某件大事而忙碌。
吕大信等人见状,心中暗自揣测,这些人是否也如同他们一般,正欲前往流波山一探究竟?
经过一番商议,众人决定先在昌合城找一家小客栈安顿下来,养精蓄锐。
待明日一早,他们便将踏上前往流波山的征途,为正道而战,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
夜幕低垂,万籁俱寂,张小凡独自站在吕大信的房门前,心中忐忑不安。
月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犹豫的神色。
然而,自小对自家五师兄吕大信的尊敬,最终驱散了他的犹豫。
他咬了咬牙,鼓足勇气,轻轻地敲响了房门。
“进来吧,门没锁。”
屋内传来吕大信那温和而沉稳的声音,仿佛一股暖流,瞬间安抚了张小凡那颗忐忑的心。
张小凡轻轻地推开门,只见吕大信正端坐在桌旁,两盏清茶静静地摆放在桌上,茶香袅袅升起,弥漫在整个房间。
显然,吕大信已经等候他多时了。
“师兄。”张小凡低声唤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羞涩和不安。
他虽憨厚,但并不愚钝,从眼前的情景中,他已经猜到了几分——自己这两日魂不守舍的模样,显然已经引起了吕大信的注意。
“来坐,先喝口茶。”
吕大信见状,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风拂面,让张小凡紧张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他依言坐下,端起茶盏,浅浅地喝了一口。
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入腹中,带来一股暖流,仿佛连心中的烦恼都被这茶水洗涤一空。
嘴中的茶香先苦后甜,回味无穷,让张小凡的心情渐渐放松了下来。
见张小凡的神色逐渐放松,吕大信轻轻地端起茶盏,品了一口清茶,随后缓缓问道:“说说吧,你在追击狐妖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几天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张小凡闻言,神色微变,但随即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般,将这几日的苦闷一五一十地向吕大信倾诉起来:“师兄是这样的,我和石头兄弟追击狐妖,但被那狐妖逃进了黑石洞……”
随着张小凡的叙述,吕大信静静地聆听着,目光中透露出几分思索。
张小凡详细描述了他们在黑石洞中的遭遇,以及那对殉情的狐妖质问自己的话“在你们人族眼里,这天下万物,是不是都得围着你们转啊?天地生养咱们,本意是让大伙儿一块儿好好活着,可到了你们嘴里,就成了可以随便拿捏的软柿子了。谁要是敢反抗,立马就给扣上个大帽子,说什么祸害人间、十恶不赦。这就是你们人族讲的道理和道义?”。
听完张小凡的倾诉,吕大信不由地笑着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宠溺:“哈哈哈,你呀,是被那狐妖的话给带偏了。
那妖孽擅长迷惑人心,三言两语便能搅动你的心绪,你可不能轻易被它的话所影响啊。”
吕大信心中暗自感叹,这小子憨厚善良,但在这修真界中,单纯善良往往容易成为他人的利用工具。
他决定,好好教导张小凡一番,让他能坚定自己的道心,不再轻易被他人的话所扰乱。
“小凡,你是谁?”
见张小凡倾诉完心中的苦闷,吕大信轻轻放下茶盏,目光深邃地问道。
张小凡猛地听到吕大信的这一问题,一时之间竟有些愣怔,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喃喃自语道:“我是谁?”
吕大信见状,微微一笑,再次喝了口茶,语气坚定地问道:“对,你是谁?”
张小凡的脑海中顿时波涛汹涌,思绪纷飞。
他静静地坐着,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草庙村,那段纯真无邪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他清晰地记起了去世父母的模样,他们的笑容、他们的叮咛,如同温暖的阳光,穿透岁月的尘埃,依旧温暖着他的心房。
大竹峰的日子也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那里有着他成长的足迹。师傅师娘的谆谆教诲,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滋养着他的心田;师兄们的欢声笑语,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与欢乐。
特别是田灵儿师姐,她的一颦一笑,都如此生动鲜明,仿佛就在昨日。
那些熟悉的音容相貌,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让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在这一瞬间,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根与魂。
“我是青云门大竹峰弟子张小凡。”张小凡终于脱口而出,声音坚定而有力。
这句话仿佛是一枚定海神针,让他的内心瞬间安定下来。
听到张小凡那诚挚的回答,吕大信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心中暗自欣喜,这小子总算没有辜负自己的一番苦心栽培。
他轻轻拿起桌上的茶壶,为张小凡与自己各自斟满了茶水。
茶香袅袅升起,在这宁静的氛围中,吕大信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正式与肃穆:“小凡,你能有此觉悟,师兄我倍感欣慰。但你的理解尚有些许欠缺。”
张小凡见吕大信对自己的认可,心中的紧张与拘束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放松。他感到口干舌燥,连忙捧起茶盏,轻啜一口。
随后憨厚地笑道:“师兄过奖了,我自知生性愚笨,所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些。还请师兄不吝赐教,多加指点。”
吕大信闻言,笑容更甚,目光中满是鼓励:“小凡,你内心聪慧,资质并不输于他人,只是时常妄自菲薄。我且说说我的看法,你若觉得有道理便记下,若无道理便一笑置之,忘却便是。”
言罢,他轻轻品了一口茶,仿佛要将所有的期待与教诲都融入了这淡淡的茶香之中。
“小凡,首先,你要记住,你是人,行走于世,遵循的是人道。古人云:“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这句话,在世人眼中或许有着千百种解读,但师兄我,却从中品悟出了另一番深意。”
吕大信的话语在此刻略显沉重,他微微一顿,目光深邃地望向张小凡,继续说道:“这句话,实则深刻揭示了我人族之所以能崛起于万族之中的原因——那便是我们敢于夺取万族之气运,以壮大我人族自身。想想看,这世间万族林立,强者无数,若我人族不奋发图强,又怎能在这浩瀚天地间占得一席之地?”
见张小凡一脸惊愕,吕大信不禁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沧桑与感慨:“但夺取万族气运,又谈何容易?你看那红尘俗世中的百姓,他们平凡而弱小,一个狐妖便能轻易搅得小镇鸡犬不宁,破财害命。但却敢张贴告示,寻人降妖。这时为何,因为他们知道有人能为他们驱妖主持公道。
我人族从昔日的弱小而被万族予取予夺,到如今妖孽绝迹,无数凡人百姓得以在这片广袤大地上安居乐业,这背后,是我无数人族先烈以血肉之躯,用生命与万族搏杀,才换来的安宁。”
说到此处,吕大信的眼神变得愈发坚定,他直视着张小凡,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所以,那妖狐所言,看似有几分道理,但在人族的立场上,不过是荒谬之言。
我人族杀妖,乃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安宁,是天经地义之事。
而妖孽若敢伤人杀人,那便是万恶不赦,死有余辜。
小凡,你要记住,你是人,享受人族先祖的庇护,得人族气运的滋养,所以身为人族,特别是身为青云门的弟子,既然享受着人族气运,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便是守护这片土地,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守护我人族的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