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幽冥(1/2)
青龙破禁而出,所见却是一片惨状——鬼王宗弟子皆已被无情火焰吞噬,化为灰烬,无一生还。
眼前景象,令他震怒至极,感到自身的骄傲与尊严,在这一刻被彻底践踏。
未曾料到,自己竟会栽在吕大信与萧逸才这两个年轻小辈手中,落得如此狼狈不堪。
怒火在他胸中翻腾,如同火山即将爆发,面孔因愤怒而扭曲,显得狰狞恐怖。
此刻,青龙已然忘却了身上的累累伤痕,眼中只剩下无尽的杀意,如同寒冰般刺骨,令人心悸。
青龙猛地纵身跃起,身形在空中化作一道凌厉至极的遁光,犹如划破夜空的流星,速度快得惊人。
他带着滔天的怒火与坚定的复仇之心,向着吕大信与萧逸才逃离的方向,猛追而去。
另一边,吕大信与萧逸才正全力疾驰,力图远离那片危险之地。
然而,萧逸才因先前的激战受伤颇重,步履维艰。吕大信施展出道法,尽管威风凛凛,但同样消耗巨大。
两人急飞一阵后,速度渐渐放缓,显然已难以维持高速行进。
“萧师兄,再服一粒大黄丹吧。”
吕大信见萧逸才嘴角再次渗出鲜血,心中焦急,连忙掏出大黄丹,用法力将其稳稳送到萧逸才面前。
“多谢吕师弟,我的伤势并无大碍,就不用浪费这……”萧逸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想要推辞。
但话还未说完,吕大信突然停在半空,眉头紧锁,一双虎目死死地望向后方。
那眼神中透露出的警惕与凝重,让萧逸才心中一紧。
“吕师弟,这是?”萧逸才也停下遁光,疑惑地问道。
吕大信掏出一粒大黄丹服下,面色愈发凝重:“萧师兄,你先服下大黄丹,之后我拖住他,你全力赶回青云。”
“什么?”萧逸才闻言,心头一震,但随即明白过来,吕大信所指的“他”,恐怕正是那个已经脱困正在赶来的青龙。
“你要活着回来。”萧逸才的声音有些颤抖,但他知道,自己在此刻只能成为累赘。
他当机立断,不再推辞,迅速吞下大黄丹,强打精神,准备独自飞遁而去。
此时,那道隐隐约约但速度极快的遁光已经越来越近,仿佛随时都会将两人吞噬。
萧逸才心中明白,自己若继续留下,只会让吕大信分心,增加他的危险。
“吕师弟,保重!”萧逸才深不再犹豫,身形猛地加速,向着青云山的方向疾驰而去。
见萧逸才安全地消失在视线之外,吕大信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了一些。
吕大信缓缓抬手,指尖轻触那枚一直别在发间的古朴发簪,随着发簪轻轻滑落,原本被精心挽起的发丝瞬间获得了自由,宛如山间清泉,无拘无束地倾泻而下,披散在他宽阔的肩膀上。
乌黑的长发闪烁着绸缎般的光泽,光可鉴人,为他平添了几分脱俗的气质。
长发披肩,不仅没有让吕大信显得丝毫狼狈,反而为他平添了几分不羁的魅力与豪迈的气概。
他微微仰头,任由发丝随风轻舞,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决绝。
在这一刻,所有的世俗束缚与心灵枷锁,似乎都被他毅然决然地抛诸脑后,只留下满腔沸腾的战意与永不言败的不屈精神。
手中的发簪外青内红,奇异非凡,吕大信体内法力如江河奔腾,汹涌澎湃,毫不迟疑地将这股力量注入发簪之中。
霎时间,发簪仿佛被激活,爆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吼——”
紧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虎吼响彻云霄,伴随着这股震撼人心的声浪,狂风骤起,仿佛一头远古巨兽在吕大信手中苏醒,疯狂盘旋。.
狂风之中,隐约可见一只白虎虚影,与吕大信心意相通,共同抵御着外界的侵扰。
光芒逐渐消散,当一切归于平静时,一杆长枪已稳稳握在吕大信手中。
这杆长枪非同凡响,枪杆上斑纹密布,每一道纹路都宛如白虎身上的天然标记,栩栩如生,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与力量。
枪头更是设计独特,形如虎口大张,仿佛能吞噬一切,虎口吐出的枪头刃口锋利无匹,寒光闪烁,令人不寒而栗。
更为奇特的是,此枪一出,无尽的狂风似乎找到了归宿,纷纷在枪身上盘旋起舞,枪头则隐隐有红芒隐现。
随着吕大信心念一动,一股赤色火焰从虎口处汹涌而出,如同一条红缨,随风轻轻飘动,既增添了长枪的威猛,又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灵动。
吕大信紧握长枪,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磅礴力量,眼神中带着几分兴奋。
他知道,接下来将是一场难得的生死较量。
见青龙的遁光如疾电划破天际,疾驰而来,眨眼已至眼前,气势汹汹,似有毁天灭地之能。
然而,吕大信面不改色,非但不惧,反而放声大笑,豪情万丈,犹如火山喷发,震撼人心,直冲云霄。
他手中长枪猛然一抖,枪尖瞬间绽放青红交织的光芒,璀璨夺目,犹如天地间至刚至烈的力量在此刻汇聚。
那光芒仿佛能撕裂虚空,化作一道璀璨的青红流星,划破长空,带着肆虐的狂风与不屈的战意,犹如天际的流星坠落凡尘。
狂风肆虐,草木为之摧折,飞沙走石,天地间一片混沌。
而那青红流星,则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指青龙,所过之处,空气仿佛都被其锋利所破,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裂痕。
枪尖犹如夜空中划过的电光火石,带着凌厉无匹的杀意,如同死神的镰刀,直指青龙的要害之处。
青龙在感受到这股凌厉的杀意之时,心中不禁大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年轻的青云门弟子,竟然会有如此胆量与手段。
然而,待他反应过来,想要躲避这一击时,已是避无可避,只能凭借着本能,将身子猛地一扭,以一种几乎违背常理的角度,堪堪险险地避开了这足以致命的一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