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遇到正主了(2/2)
“最麻烦的是,稀土矿里每一种元素的提取条件都不一样,而且还都互相有所影响,都一条一条找下来得猴年马月去?”
那个年轻人还想辩论一下,“但只要我们把规律找出来,那就能形成完整的理论条件,我们后面要是再有稀土研究者,可以根据我们的理论继续精细化,事半功倍啊!”
其他人还是不看好,“但问题是我们现在能有多少时间?怕是找到这些国内稀土矿都被采干净了!”
“我们不如先从实际出发,先用传统方式萃取,至少能运用上。”
眼看又要激烈讨论起来,白杨伸出手制止周围的人。
他抹了一把脸,看向那个提出【串级萃取理论】的年轻人。
“你姓什么?”
“白杨老师,我姓徐……”
是了。
串级萃取技术就是这位徐老师后世提出的。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会儿能碰上年轻版的。
白杨挠挠头,然后重新看向其他人。
“我认为,徐同志说的不错,只要能把串级萃取理论完善下来,都是对后世而言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先不考虑想做什么,先考虑能做什么。”
“而且现在我们时间多的是,与其在这儿不停讨论,不如先试着做一做,况且之前我也主攻过材料学,对相关矿物元素的了解也算熟悉,不见得会多花时间。”
听到白杨这么说了,其他人也只能作罢。
毕竟在场所有人里,能被钱老常常挂在嘴边的,也只有他白杨。
一声老师无愧于他。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几个人在距离矿场不远的科研所里每天做研究分析。
把每一种矿的特性和对其他矿物的影响做不间断的试验。
虽然枯燥,但其实不难。
徐同志的理论已经有了雏形,何况白杨还有完整的技术理论支持。
在白杨的指导下,几个年轻人在不到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四分之一的矿物解析工作。
这进度简直用神速来形容都不夸张。
“白老师!您真是神了!怎么能知道这两种矿物元素不能统一提取的?”
“哦,之前做过材料学的实验,会降低其中一种矿物的特性。”
“那您这是做了多少实验,才能试错出这么多来!”
“记不清了,不过科学研究不就是如此么?一条条路走下去,撞到墙再返回去重走。”
一行人对白杨顿时投去仰慕的神情。
不过白杨也只是尽可能把话说漂亮,最终的完善理论他没有拿出来,毕竟人正主在这儿呢。
但其他人不这么想。
特别是正主,让自己做整理归档写理论论文时,还特意把一作的位置留给白杨。
毕竟在其他人看来,如果不是白杨,他们进度也不会这么快。
而就在这时,梁局长风尘仆仆的赶来了,告诉了白杨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