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209章 财大气粗的白杨:钱我来想办法!

第209章 财大气粗的白杨:钱我来想办法!(1/2)

目录

与蔡司公司合作一事,基本上就是三轧钢研究所出资金,蔡司公司出技术人才。

而后陈心如的研究室作为第一批合作研发,作为公司的基础。

今后的发展方向,大概就是在机械加工与光学镜头方面了。

等到波斯猫合并,东部与西部蔡司公司合并,大概要等到八九十年代了。

到那个时候,龙国的蔡司公司,作为三轧钢研究所额外合作的建设的企业,各种技术专利也差不多发展起来了。

不过公司的创立,还是要与上面讨论一下。

这个年代,私营与合资等,都还没有太过明确的规划与政策。

……

中科院,导弹研究所,电子制导研究室。

白杨换上无尘服之后,便走进了研究室内,查看起了最近的研究进度。

“刘组长,最近进展怎么样了?”他走到一台小型无线电设备前,询问道。

“惯性制导端已经完成,现在正在开展中端无线电指令修正。”刘组长走过来,拿着一份资料递了过来。

白杨接过来查看了一番,点了点头。

“进度挺快的。”

惯性制导的核心在于陀螺仪,通过对陀螺仪的测量,可以测出自身的角速度,而后再利用惯性原理,测量出加速度等数值。

将这些数据综合起来之后,就可以得到导弹的各种运动参数。

计算模块在处理了这些参数之后,再形成制导指令,从而控制发动机的尾翼或者发动机推力,改变方向与时间。

这种制导方式几乎是全程自主工作,因此在抗干扰性欲隐蔽性方面都非常优秀,也是制导导弹基本的导航装置。

而无线电指令修正,则是作为辅助,也是整个导弹的核心模块,通过各项传感器传来的数据,使用算法和逻辑来计算出合适的指令。

从而进行修正,调整导弹飞行的轨迹。

一般来说,惯性制导都是用在巡航导弹,打击大型目标上用的。

但在空战中,飞机体型较小,速度快,想要完成中距制导攻击,中途需要几十公里的滑行,这一阶段采用惯性制导可以更隐蔽。

等抵达目标之后,后端的多普勒雷达便会精确的检测到目标,从而传达指令给指令修正端,完成精确跟踪指导。

就如同一个搭载了多普勒雷达的战机一般,但在计算方面不再是飞行员,而是计算机。

除此之外,半主动雷达与红外制导都有一项缺点,那便是随着目标机动幅度过大,脱离照明波束之后,便会丢失目标,失去稳定飞行的能力。

惯性制导则是很好的解决了这点,并且能够延长导弹的有效射程。

“对了,与华先生那边说好了没?”白杨又想到了什么,放下手中的文件问道。

半主动雷达制导,还需要在机载雷达上加设雷达发射系统协调配合。

“已经说好了!”

“那就行,我去楼下的发动机那边看看。”白杨点了点头,随后离开研究室,朝着一楼的发动机研究室而去。

固体火箭发动机,对于田组长他们而言,显然并不陌生,钱先生既然负责教导,肯定是有过相关的指导。

有着成熟的方案在,他们的进度也并不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