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多晶硅技术的改进!(四更求月票!)(2/2)
很快,按照毛熊的技术手册操作,一根纯净的硅单晶棒便被放在货架上,推到了众人面前。
当然,这个纯度想要用在计算机上肯定还是不够的,但用在其他方面是足够了。
长长的硅单晶棒如同一枚导弹一般,光滑的表面,通体反射着黑色的技术光泽。
“白所长,硅单晶出来了!”孟国华停下说道。
“拿去进行切割打磨,而后测试一下良品率就行了。”白杨凑近仔细观察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
“好!”孟国华有些疑惑,毕竟这些毛熊那边都已经给了相关的数据了。
不过他们对白所长都很信服,让他们做他们就干脆的去做了。
……
等到晚上,测试结果就已经放在了白杨的办公桌上。
“霍助理,让基片科研小组去会议室一趟。”白杨揉了揉眼睛,将手里方案放下后,拿着刚送来的报告起身说道。
“我这就去通知。”虽然时间已经不晚了,但计算机科研的各个小组都没下班。
白杨在会议室内等了一会,很快基片科研小组便在孟国华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白所长。”
“都先坐吧!”
……
双方相互打了个招呼之后,随着人员坐定,白杨也将手中的报告朝着他们扬了扬。
“大家今天进行了第一次的硅单晶生产,并且获得了测试结果!”
“我知道有些同志可能会疑惑,毛熊的技术手册上都有了,为什么还要再生产测试一遍?”
“但有些东西,大家不进行实践,是不会理解内部的具体情况的。”
“所以接下来,我来说一下有关于硅单晶炉的改进研究方向。”
听到白杨的话,众人立即拿出了笔记本,求知若渴的眼神紧紧的盯着他。
“首先是温度!”
“温度是影响晶体品质的关键因素,不良的温度场会导致晶体棒产生位错与缺位。”他说着,在黑板上写上了重点——温度。
“在温度的影响下,晶体棒提拉的过程中,会产生温度梯度,产生热弹应力。”
“当热弹应力超过临界值的时候,便会造成缺陷大量增加。”
……
与此同时,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内,钱先生也在为众人讲解着导弹原理。
龙国的大部分研究所,明里暗里,大部分都亮着灯光。
在灯光下,是一道道闪烁着亮光,充满求知的双眸。
随着钱先生等人的回国,龙国的发展在此刻,似乎也有了明确的方向。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白杨不断地拿出方案,交给计算机的各个科研小组。
有着正确的技术方向引导,他们的研究也同样未碰到什么太大的瓶颈。
只是在镜片与定向机移动精度方面,白杨还特意找来了国内的天文学家。
毛熊那边的半导体研究设备,也很快运送到了他们研究所。
等设备到了之后,他便带队研制出了第一批MOS管,交给了刘永坦进行研究。
接下来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研究之中,集成电路无疑是核心的技术部分。
不过在此之前,雷达研究室方面,可以针对MOS晶体管方面先进行了解,以便于今后的应用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