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什么叫米格-25效应!(三更求月票!)(2/2)
不过还没开始,白杨那边传来机身材料,技术性突破的消息。
并且还有机身气动布局设计方案。
“那么快?”听到这个进展,纪首长顿时惊的眼睛都瞪大了几分。
一旁的高领导也是一脸的诧异。
白杨带着团队来也才一个多月,这就快要能进行研制测试了?
“对,设计方案已经有了,并且设计测试过程中,也比较顺利,没遇到什么瓶颈。”
“基本上都达到了我所设定的要求。”白杨点头确定道,而后继续往下说了下去。
“并且来说,剩下的研制工作才是难题,需要注意的范围也更广泛。”
“一些材料,国内没条件的话,也许可以从毛熊那进口一些。”重要的核心材料都已经有了。
剩下的比如少量的钛合金与降落架等,也可以考虑从毛熊那边进口。
这些材料也不会让人联想的太多。
后续的生产,可以交给刘丽他们研究。
若是客机的起落架,那可能还真不好搞。
“说的也是,但你这进展也太快了,在发动机厂那边也是。”高领导微微点头。
接下来的雷达,电控,冷却,起落,舰炮……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一一进行测试完善,最少也要等到下一年了。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与他们的歼击机一起成功了。
他随即又想到了什么,话锋一转。
“说到发动机厂,你这边若是月底能有结果,我就提前通知一下余厂长那边了。”工程测试研究,江望川的发动机科研小组,肯定也是要到场参与进来的。
“没问题,可以让他们过来了。”白杨想了想说道。
接下来的工程研制,将会对整架战机进行全面的研究。
其中当然也包括最重要的核心——发动机。
其实白杨还挺想研制多用途战机的。
但在空空导弹与空对地导弹等武器,还未发展起来之时,米格25无疑是最合适的对象。
米格25内部的许多零件,与鹰酱相比都要落后很多。
但其作战性能,却丝毫不弱于同期的战机。
就是因为其针对整体的考虑进行的设计。
其巧妙地设计,让飞机内各个零部件更为协调的组合在一起。
从而在升降、速度、应激反应等方面跻身进入了一流水准。
而这样的组合协调而产生的效果,也被称为——米格-25效应。
当然,最重要是的,便宜!
……
“接下来你那里有什么需要的,都可以跟我们这边说。”
“我们也尽量抽出些时间去协助你们。”高领导想着他们的进展,加工生产线都已经差不多建设完成了,发动机可能要等到下一年。
因此,这段时间,他们局里的工程师也可以出来帮帮忙。
“那我这也不客气了。”大型的验证机研制工作,他们六个人确实是有些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