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果然!这很毛熊!(一更求订阅!)(2/2)
刘局长看着李领导的神色,越来越激动。
对于那份文件报告的内容,也是越发的好奇了起来。
是什么研究,竟然能让大领导如此惊叹。
不过没有领导的允许,他也只能忍着。
等李领导看完放下文件,刚准备开口,就察觉到一旁有一双眼睛一直盯着自己。
侧头看去,便看到刘局长此时,正望眼欲穿的看着他手中的文件。
脸上满是好奇,但却又在极力克制着。
“你要不要看看?”看到对方,李领导倒是想起了报告上针对发动机应用的讨论。
“不不不,我就不看了。”
“没事,这份资料与你们部门也有关系。”这个时期,针对导弹的研究并不是很明确。
航空局在全力引进研究战斗机,因此暂时归属在了军工局。
直到钱先生回国,设立国防工业后,龙国的导弹研究才正式开始。
因此,报告上提到了发动机在导弹上的应用,李领导第一时间想到了军工局。
“嘿,那我就看了。”得到允许之后,刘局长也不客气了,迫不及待的将文件给接了过来。
然而当他看到文件上的数据之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11吨的加力推力,这还是用在航空飞机上的,要考虑到各种材料与寿命问题。
这若是改进一下用在导弹上,就是一次性的,根本不用考虑那么多。
达到两倍音速完全没问题。
至于制导问题,先把动力解决了,总要一步步来。
早期的导弹一般是不会超过2.5马赫的。
即使装载了红外导引头,最先进的响尾蛇导弹,也无法突破这个速度。
直到76年之后,液氮/液氦导头冷却技术的出现,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哪能用在战机上啊,直接改一改用在导弹上多好。”
“让我看看是……白杨!?”
怎么又是这个同志?
“对,这款发动机是白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带领团队研制出来的。”
“初衷是用于战机引擎,但数据你也看了,太过于极端,其他研究人员都建议,可以先用在导弹引擎上。”
“白杨同志对此也没意见,若是想要对这方面进行研究的,可以找他进行改进讨论。”李领导点了点头,将情况给说明白了一点。
“嘿,那就好,领导,你这次怎么说也要把白杨同志给请过来!”刘局长闻言,心中有些开心。
这莫名其妙的捡了个先进的导弹发动机,这趟没白来啊。
“看情况吧,白杨同志也有研究工作要做。”
“你先找人看看,能否进行改进。”李领导对此也不敢打包票,毕竟哪项工作不重要。
而且从其他人的报告评价来看,白杨还是没放弃研究高空高速战机。
“好吧!”刘局长看着手中资料,心里想着,不管怎么说,也要找白杨亲自谈一谈。
无论是复合装甲还是现在的发动机技术,都是他们军工发展最重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