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打造真正的硬汉形象!(1/2)
坐在座位上,白穆从书桌抽屉中取出一沓厚厚的文件。
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写好的剧本:《亮剑》!
没错,白穆就是打算拍摄《亮剑》。
因为白穆发现,这个世界的夏国电视剧中,没有出现一个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军人形象、硬汉形象。
或者说,军人题材的电视剧在夏国有,但是却不受欢迎。
因为这些电视剧并没有刻画出一个真实而鲜明的军人形象。
在剧中,大多数军人都是服从命令、遵从大义、奋不顾身……
这并不是说不好,而是这种形象太多了,同质化严重,造成观众对军旅剧的疲乏。
所以当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白穆决定拍摄《亮剑》这部在原世界被奉为经典的抗日剧。
事实上,《亮剑》虽然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但其实也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很鲜明的剧。
先说缺点,如果从严格战争剧、抗战剧的角度来说,《亮剑》是拿不到高分的,最多是及格。
它确实存在的太多的硬伤,比如一个普通的团居然有一次性用3600颗手榴弹的资本、毫无隐蔽的直冲式自杀式冲锋、从始至终全部冬装……
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放宽评价的标准,甚至根本不去用严格战争片的标准去看待它,那我们就会发现《亮剑》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剧。
首先说人物,一部小说、一部电视剧,人物塑造好了,成功与否先不论,把握住观众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方面《亮剑》满分。
尤其是李幼宾饰演的李云龙这一形象确实十分鲜明,成功体现了农民出身文化水平很低但又灵活狡黠且霸气十足、重情重义的八.路军将领李云龙身上的正气、匪气、霸气和灵气。
试想,我们这些生活在人情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限于教育、伦.理、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制约,大多很难做到那样的个性飞扬、那样的敢说敢做、敢爱敢恨、敢怒敢悲、敢笑敢哭。
从心理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来说,郁积在身体和精神中的情绪,无论是什么,都一定要得到某种途径的抒发,整个人才会觉得畅快。
人们在看小说、看剧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代入进去,把自己想象成书中或剧中的某个人,进而与之同喜同悲、同哭同笑。
自然,当这个人物的经历真正打动你让你心有戚戚焉的时候,你就很难不去喜欢他。
这就是为什么如李云龙、孙悟空、李逵等非常离经叛道、天不怕地不怕的虚构人物会经久不衰地受到人们的喜爱的原因。
而在亮剑中,李云龙的形象尤为鲜明,尽管他是那样的不完美,那样的缺点一堆,但观众仍然会由衷喜欢这个真性情的汉子。
当然,儒雅而不失勇武的赵刚,智勇双全深明大义的楚云飞,沉着而不失霸气的孔捷、丁伟、质朴勇敢又有点小狡猾的和尚、赤胆忠心的段鹏、乃至冷酷又充满一种独特魅力的山本一木……都是那样的令人难以忘怀。
除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外,更能打动白穆的就是整部电视剧中展现出来的情怀。
《亮剑》是有精神的,它塑造了一群热血报国的革.命军人群像,如李云龙、丁伟、孔捷、赵刚、孙德胜、魏大勇、楚云飞等等。
虽然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矛盾,但一旦风云突变,剑将出鞘!
当看到孙德胜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骑兵连,进攻”、赵刚毅然喊出“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杀出独立团的威风”、丁伟那霸气的“当然是我的了,我看上的就是我的”以及李云龙一次次的怒发冲冠拍案而起……
观众感受到的是一股股真正的男儿本色、英雄气概对心灵的久久冲击与震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