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狡诈的绾绾,宋阀出蜀(2/2)
这还是宋阀拿下蜀地之后第一次主动出击,大家都以为宋缺会带领蜀军攻打关中,覆灭宇文阀,没想到他竟然对关中视而不见,一心攻略楚地。
此举,大出世人所料,河东的李阀和关中宇文阀得知消息,纷纷松了一口气,两家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正是虚弱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宋阀来攻,后果不堪设想。
佛门高层尽数身亡给佛门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他们非但没有收缩,反而毫不留情的抛弃了李阀,转而扶持关中的宇文阀。
玉道人的出现已经给了佛门极大的压力,更别说蜀中一战,佛门损失十来个宗师高手,其中还有名满天下的四大圣僧,此战之后,佛道之间的势力已经失衡。
即便没有苏铭,未来的佛门也不是道门的对手,宗师高手可不是大白菜,随时都有,放在任何地方都足以撑起一方势力。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独孤阀现在也就一个老牌宗师尤楚红撑着,李阀还有文武双全的子嗣能传承家族,独孤阀是真的后继无人了,也就一个独孤凤,但那有什么用,不入宗师皆为蝼蚁,更别说现在是大争之世,根本没有时间等你兑现实力。
宇文阀虽然损兵折将,但阀中有高手坐镇,更坐拥关中,是一个极佳的合作对象,之前不合作,是因为李阀弱,佛门能取得主导权。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道门来势汹汹,话语权什么的都是次要,现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只要宇文阀能赢,佛门也能保全,比扶持李阀要容易得多。
甚至,佛门之中还有人串联,想要劝说李阀投靠宇文阀,但被李阀拒绝了,因为李阀不单单只有李阀,他们除了跟佛门合作,还跟独孤阀走在了一起,而宇文阀跟独孤阀的之间的仇恨不用多说,两家很难合作。
与此同时,天下各地烽烟四起,河北窦建德,凉州李轨,刘武周等人纷纷举兵,割据地方,而南方也有数个政权异军突起。
杨广自焚而死,天下再无皇帝,堪称是众雄逐鹿,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许多割据政权借机称帝了。
南方诸侯势力较大的有两个,一位是萧铣,为后梁(又称西梁)宣帝曾孙,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北至汉水,拥有精兵四十万,雄踞南方。
一个是林士弘,此人在大业十二年在豫章称帝,国号“楚”,定都豫章,年号太平。一度据有北起九江南达番禺的广大地区。
这些割据政权都是宋阀要面对的敌人,而宋缺早就定下了先南后北的战略,获得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再以南统北,光复汉家帝业。
……
回到宅院,苏铭的心神再度沉入识海:
镜主:苏铭
世界:大唐双龙传
身份:宋阀军师,徐子陵之师,玉道人,中原第一人
世界本源:四十三万三千两百零一
世界崩坏度:百分之四十三点三。
捕捉时空倒影次数:零
穿越次数:零
宁道奇,傅采林相继死在他手上,就算是佛门是白道栋梁也压不住苏铭的声势,现在他已经被江湖尊称是中原第一人,有人甚至还出言说他是天下第一。
只是,佛门在背后推波助澜,抬高了突厥的武尊毕玄,称他为草原第一高手,欲使双方对上,引入突厥势力插手,因而,他现在只是中原第一人。
对此,苏铭一笑置之,并不在意,突厥,他迟早要走一遭,就算是没有佛门,他也会跟毕玄对上,区区异族之人,不配与他齐名。
来到这个世界三年多了,推动的进程很快,大唐整个的时间线不过只有八年多,他的出现无疑是加快了历史进程,李阀一统天下用了八年,而宋阀的时间只会更短。
……
大业十五年五月(为了方便时间线,就用这个记载),李靖和寇仲势如破竹,连败梁军,最后于江陵城下会师,大败二十万梁军,此战过后,萧铣肉袒出降,梁国覆灭。
大业十五年九月,宋缺于鄱阳湖大败林士弘,威逼豫章,十月,林士弘出城投降,献出城池。
宋缺本身就是兵法大家,再加上李靖以及寇仲这样的猛将,梁楚两国几乎无还手之力,宋阀沉寂数年,又接收了关陇残兵,势力雄踞西南,一朝兴兵,震惊天下。
甚至北方诸侯还没反应过来,南边两个势力都接连被灭掉了。
宋缺的强大,又一次震惊世人,告诉了天下,谁是当世用兵第一人。
与此同时,成都府,裴矩主持了选官考试,蜀地寒门士族纷纷参与考试,这次的考试,吸引了西南,以及南方的精英人才,从某种意义上也加速了宋阀对新地方的统治。
拿下这两块地盘之后,宋缺便没有再出兵了,过犹不及,宋阀军队师老兵疲,再打下去,损失就太大了。
与此同时,盘踞江淮之地的势力慌了,谁都知道,宋阀接下来的目标是他们,于是,江都的李子通和辅公祏结盟,攻守相助。
……
河东,慈航静斋。
佛堂之内,一位白裙少女双手合十,美丽面容上满是慈悲,任谁看到她都会觉得她跟师妃暄十分相像。
此女便是慈航静斋新的传人赵如梦,“阿弥陀佛,师叔,佛敌如此厉害,看来我只有行师叔旧事,以身饲魔了。”
她面前站着一位老僧,此人形容枯槁,眉毛白,一双眼睛深邃而明亮,“师侄,宋缺非常人,我虽未与他交手,但也深知此人,他能枯坐岭南三十载,处心积虑,很难被动摇。”
“你此去,恐怕凶多吉少。”
赵如梦水灵灵的大眼睛透着坚定之色,“师叔,纵然身死,我也不悔,我佛门以苍生为念,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只要宋缺放弃对佛门的敌意,我佛门未尝不可助他一臂之力。”
“洛阳这边,还得靠师叔了,南方已定,北方若是再各自为战,后果不堪设想。”
“唉”老僧叹了口气,不再劝说,“静念禅院欲将和氏璧交予宇文阀,得传国玉玺相助,宇文阀或许能与宋阀分庭抗礼。”
事实上,静念禅院也舍不得和氏璧,但形势危急,他们也只能如此。
赵如梦点点头,“有和氏璧相助,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