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 > 第309章 昏聩刺史

第309章 昏聩刺史(2/2)

目录

但说到底她还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孩子,也是累得不行。

一觉睡得昏天黑地,等到再醒来的时候,天都亮了很久了。

等到他再去找李平安的时候,大嫂告诉她,李平安一清早,就带队去了象鼻山。

“大嫂,您跟我兄长说一声,昨天是我的不对。让他不要怪罪与我,等我回来,我一定给他道歉,还给他带礼物!”

尉迟云英刚才来找李平安,除了道歉之外,还想跟他谈一谈,制作硝盐和售卖咸菜的事情。

她也想问一问,为何硝盐可以直接食用,不直接卖,反而要用来制作咸菜。

这不是有些舍本逐末了吗?

可是队伍还在等她回去主持大局,尉迟云英也就没有时间,跑到象鼻山去找李平安。

留下话之后,她就急匆匆地带着一些部曲,离开了七里堡。

等到路过镇子边缘的时候,他发现外面的空地上,站满了人。

乌央乌央的,一眼看不到尽头。

尉迟云英最近杀贼,有些上头,见到这场面,第一反应就是让手下做好战斗准备,并且准备寻求援兵。

但是紧张了半天,发现前面的氛围很是和谐。

当先便找了个老人家问询情况。

“贵人,是流民安置团!”老人家笑呵呵的说道,“现在七里堡的日子过得舒坦了,州刺史就将多余的流民往咱们这送,想着七里堡人富裕,尽可能的吸纳一些。”

“老镇长会挑选一些年轻的后生,让他们组成家庭,落户在七里堡,咱们七里堡用不了多久,估计就要成为县城了。”

“这还有些年纪大的呢?”尉迟云英问道。

“年纪大的,还没有人要的孤儿也没事儿,”老翁得意道,“我们镇的李三郎厉害着呢,做了龙州的刺史,会将人送到龙州去。”

“那边儿日子虽然苦一些,但比起其他地方也要好很多。”

“萧刺史也够昏聩的!”尉迟云英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却替李平安开心,确认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之后,打赏了老翁些许钱财,然后纵马离开。

其实李平安很反感这种衙门组织的人员转移情况。

因为不用朝廷操持,他也可以吸纳人口。

可经过朝廷的安排,就有了轻重缓急,就会让朝廷知道自己具体吸纳了多少人口。

最主要的是,失去了自主性。

不过事实证明,李平安想的有点多。

朝廷组织是朝廷的事情,还有很多百姓自己拖家带口地往定南州跑。

洞庭湖的战事,对岭南道影响也很大,除了定南州相对稳定之外,其他州出现了很多侧影的队伍,这些队伍不敢对世家豪强的地盘动手,但是却敢欺负老百姓。

这些百姓家里的条件本来就不好,被抢劫之后,日子瞬间变得更加艰难。

加上听说了北边儿在打仗,便只能往南边儿走,而南边儿发展最好的就是定南州七里堡。

这整的定南州整天人满为患,李平安让老村长将事情禀告到公孙县令,公孙县令又禀告到了萧刺史那里。

萧刺史刚一开始还管一管,后来发现根本管不了。

最后就只能听之任之。

而李平安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接纳,往龙州送。

这些流民实在是太惨了,你只要不管他,他们就会演变为流寇,然后开始疯狂的劫掠,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当然,最后一切困难,都会转化到南越国的百姓。

因为缺乏粮食的李平安会源源不断地送假币去升龙,敦促周侃他们购买粮草回来。

而且洞庭湖那边儿也“不负众望”,即便是有了尉迟常坐镇,战乱也没有控制住的趋势,反而愈演愈烈。

这让升龙城方向,在拿到李平安的假情报之后,认为形势向好。

也愿意主动加大对走私的支持,这让李平安的假币大业,发展得很红火。

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李平安这边儿大肆安置流民,可升龙城周边儿的乞丐也越来越多。

当然,升龙城周边儿百姓的困苦,李平安也是看得见的。

他毕竟是心善的人,他多次写信告诉周侃等人,不要在一个地方割韭菜,要向南越全国辐射。

同时联系做海上贸易的魏尚,让他多联系联系海外的国家,看看扶桑、高丽、南洋诸国有没有粮食购买。

至于金银不用担心,他们每日从南越掠夺大量的金银,等待用出去呢。

而李平安自己,则更多的心思用在咸菜大业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