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姬昌仙逝、权力更迭与求仙破敌(2/2)
自此,姬发取代伯邑考,成为西岐之主。
姬发取代伯邑考成为西岐之主后,深知肩头责任之重。虽已夜深人静,西岐城沉浸在悲痛的余韵之中,姬发却毫无睡意,他满心忧虑,深知若要破局,眼前这位姜子牙姜先生乃是关键。
月光如水,洒在西岐的石板路上,姬发带着两名亲信,匆匆向着姜子牙的居所走去。一路上,姬发心绪翻涌,暗自思忖:“姜先生智谋过人,身负仙法,又得元始天尊真传,若能得他相助,西岐才有希望在这乱世站稳脚跟,抗击外敌,完成父亲遗志。只是如今局势微妙,不知先生能否应允辅佐于我。”
不多时,便来到姜子牙居所前。那是一座简朴却透着清幽之气的小院,周围灵气隐隐环绕,似与天地相融。姬发整了整衣衫,深吸一口气,上前叩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姜子牙手持拂尘,站在门内,目光平和却透着洞悉一切的睿智。见是姬发,微微一怔,随即拱手道:“公子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姬发赶忙跪地,行了大礼,抬起头,眼神坚定且诚恳:“姜先生,如今西岐内忧外患,我姬发虽有决心,却深感才疏学浅。先生素有大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仙法通玄,又跟随父亲多年,深知西岐根基。今姬发愿拜姜先生为相父,望先生准许,助我一臂之力,护我西岐百姓。”言罢,额头触地,尽显敬重。
姜子牙心中一动,他望着姬发,见其眼中满是真诚与期盼,还有那份在乱世中扛起重担的决然。这些时日相处,他亦知晓姬发心怀大志,非平庸之辈。只是这突如其来的高位易主,让他难免心生顾虑。
姜子牙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开口道:“公子起身,此事重大,容我思忖。公子新掌大权,可知前路艰难?外有崇侯虎虎视眈眈,内有各方势力观望,稍有不慎,西岐便有倾覆之危。”
姬发起身,目光炯炯,直视姜子牙:“先生所言,姬发怎会不知。正因如此,才更需先生掌舵。父亲生前对先生推崇备至,姬发亦信先生定能引领西岐走出困境。我愿以先生之谋为尊,以先生之令为准,只要能保西岐太平,姬发万死不辞。”
听着姬发这番肺腑之言,姜子牙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他环顾四周,夜色深沉,却似能看到西岐百姓那一张张质朴而又充满期盼的面容。这些百姓无辜受累于战火,亟需一位明主庇佑。
良久,姜子牙轻抚胡须,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抹欣慰之色:“公子既有此等决心,贫道又怎能推脱。既蒙公子厚爱,姜子牙愿效犬马之劳,为西岐百姓,为公子前程,倾尽所能。”
姬发闻言,大喜过望,眼眶微红:“多谢先生!有先生相助,西岐之幸,百姓之幸。从今往后,先生便是我姬发的相父,亦是西岐的支柱,姬发定当谨遵先生教诲,携手共克时艰。”
姬发与姜子牙相谈甚欢,确立辅佐之约后,二人步入屋内,相对而坐,可眉间的忧虑却未曾消散半分。屋外,月光依旧如水,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似也在窥视着屋内凝重的氛围。
姬发轻抿一口茶,放下茶杯,抬头望向姜子牙,目光中满是期待与急切:“相父,如今崇侯虎大军压境,僵持已久,我西岐虽奋力抵抗,可长此下去,百姓受苦,城防亦不堪重负。听闻您师从元始天尊,仙法高深莫测,又与玉虚宫联系紧密。眼下局势危急,不知能否恳请相父前往玉虚宫,求元始天尊相助?若得天尊庇佑,哪怕只是些许指点,想来也能助我西岐大破敌军,解这燃眉之急。”言罢,姬发紧紧握住拳头,似是想以此攥住那缥缈的希望。
姜子牙手抚胡须,微微闭眼,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元始天尊极少插手凡尘战事,此番前去,未必能轻易求得援手,但望着姬发那满是信任与期盼的眼神,又念及西岐百姓深陷水火,一时之间,诸多念头在心头翻涌。
片刻后,姜子牙睁开双眼,目光坚定地看向姬发,缓缓开口:“公子既有此求,贫道自当尽力一试。元始天尊虽高居仙宫,心怀天下苍生,若知晓西岐百姓受苦,或许会施予援手。只是此行变数颇多,玉虚宫门禁森严,仙规繁复,能否顺利求得相助,实在难料。”话语间,既有对困难的洞悉,又有毅然决然的担当。
姬发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旋即又被决然取代:“相父所言,姬发明白。但事已至此,唯有一试,方有转机。西岐百姓的安危全系于此,还望相父多番周旋,姬发在西岐静候佳音,定当全力配合后续安排。”他言辞恳切,每一个字都似带着千钧之力,砸落在屋内的寂静之中。
姜子牙站起身来,手持拂尘,环顾四周,仿佛在这屋内看到了过往与姬昌商讨军情的画面,又似看到了未来西岐若破城后的生灵涂炭。他深吸一口气,神色肃穆:“既如此,贫道即刻启程,前往玉虚宫。公子放心,无论结果如何,定会尽快赶回,与公子共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