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新程乍启,又逢波澜(1/2)
第182章新程乍启,又逢波澜
祠堂檐角的冰棱在晨光里碎成齑粉时,林悦正攥着三张桑皮纸冲进西跨院。
纸面上歪歪扭扭的墨迹还沾着米浆——城东粮行昨夜遭人泼了桐油,城南布庄三十匹妆花缎不翼而飞,最蹊跷的是当铺里供奉的貔貅像,竟被人用鸡血画上了倒悬的蜘蛛。
";这不是寻常贼人。";她将桑皮纸拍在酸枝木案几上,指节敲着蜘蛛图案簌簌发抖。
昨夜缝合的伤口又渗出血丝,在桑皮线上凝成细小的珊瑚珠。
胡瑾正用银匙搅着药炉,菌丝攀附的肩胛骨上月光草簌簌摇动。
他忽然舀起半勺滚烫的汤药浇在桑皮纸上,褐色的药汁洇开墨迹,倒悬蜘蛛竟在蒸汽中扭曲成双头蜈蚣的图腾。
";七年前被剿灭的漕帮余孽。";他吹散药雾,指尖沾着菌丝在桌案画出三枚交叠的铜钱,";但能让粮仓的耗子学会掀瓦片,定有更脏的手在背后喂食。";
林悦突然抓住他手腕。
掌心的红线勒痕尚未结痂,此刻却泛起诡异的靛青色:";昨日巡街时,吉祥茶馆的柳娘子悄悄往我袖袋塞了团丝帕。";她从腰间摸出块缠枝莲纹的绢帕,展开竟是半幅染着胭脂的舆图,";城西新开的绸缎庄,掌柜的脖颈后也有这个蜈蚣胎记。";
檐下铜铃无风自动。
胡瑾忽然扯开衣襟,月光草根系缠绕的伤口里突然窜出无数菌丝,裹着那些桑皮纸悬在梁柱之间。
菌丝在晨光中结出细密的孢子,有几颗落进药炉,腾起的雾气竟幻化成漕船与钱庄的轮廓。
";去查查三日前从云州来的商队。";他屈指弹碎雾气,菌丝收拢时带起一阵檀香,";尤其注意他们运来的楠木箱——真正的好木头,可不会招来嗜甜的银蚁。";
林悦赶到码头时,正撞见漕工往货舱搬红漆木箱。
她佯装被推搡的挑夫撞落绢帕,弯腰时故意将缠着桑皮线的伤手按在潮湿的甲板上。
不过半盏茶功夫,十几只银蚁果然顺着血腥味爬上箱角,在楠木纹理间钻出芝麻大的孔洞。
";姐姐的蔻丹真别致。";她突然挽住路过绣娘的胳膊,指尖状似无意地擦过对方袖口。
靛青丝线绣的缠枝纹里,赫然藏着半截蜈蚣尾针的图样。
那绣娘脸色骤变,却被林悦顺势推进货舱阴影里。
潮湿的霉味中,林悦飞快地将铜钱塞进对方掌心:";上回你说要给瘫子爹抓药,城南仁济堂新到了百年老参。";她压低声音时,腕间铜钱串擦着绣娘袖口的蜈蚣纹,";只是这参须要用晨露煎服,明早我让丫鬟送去五更时的城隍庙后巷。";
暮色四合时,林悦抱着一摞账本撞开书房门。
胡瑾正在用菌丝穿铜钱,月光草开出的白花落进墨砚,将朱砂染成诡异的粉紫色。
";云州商队的通关文牒是假的!";她将账本摊在菌丝结成的蛛网上,手指点着某页被虫蛀的缺口,";真正做楠木生意的行商,绝不可能在伏天用艾草熏账册——除非他们想掩盖更刺鼻的味道。";
菌丝突然暴长,裹着账页悬到烛火上方。
朱砂字迹遇热竟浮现出暗金色的徽记,正是双头蜈蚣缠绕铜钱的图案。
胡瑾忽然轻笑出声,月光草根系刺破他指尖,血珠滴在徽记上发出腐蚀般的滋滋声。
";去请十七叔公来。";他舔去指尖血痕,菌丝在身后聚成模糊的兽形,";就说祠堂供着的青铜卦盘该换新穗子了——要掺了孔雀石的青金线。";
林悦提着灯笼穿过回廊时,听见假山后传来刻意压低的啜泣。
米铺的周娘子正攥着块撕破的帕子,帕角残留的蜈蚣纹还沾着新鲜米浆。
";今早新到的粳米全生了黑蛾。";周娘子颤抖的手指间漏下几粒米,每粒米腹都嵌着针尖大的虫卵,";送货的脚夫后颈...后颈有块烫伤的疤,形状像...像被踩扁的蜘蛛。";
林悦将人搀到石凳上,摘下自己的鎏金缠臂钏塞过去:";明日巳时去珍宝阁挑副新头面,就说要嵌东珠的抹额。";她借着整理对方衣领的动作,迅速摘下周娘子藏在领口的银锁片,";东珠能镇惊悸,锁片我拿去大昭寺请师父开光。";
子时的梆子响过三巡,林悦踹开书房的门。
胡瑾正在用菌丝修补碎裂的长命锁,锁眼里那滴黑血在月光下泛出七彩光晕。
";是漕帮余孽勾结了云州钱庄!";她将染着米浆的银锁片拍在桌上,铜钱串哗啦作响,";他们用掺了蛊虫卵的陈米换新粮,在绸缎里织进蚀金丝的蜈蚣足纹——城南当铺的朝奉已经吐口,说见过刻着双头蜈蚣的青铜算盘!";
菌丝突然缠住她的手腕。
月光草从胡瑾伤口里疯长出来,白花在两人之间铺成星图的形状。
他沾着黑血的指尖划过星图,菌丝裹挟的铜钱突然组成河洛数纹。
";去取祖父那件玄色鹤氅。";他扯断三根菌丝扔进香炉,青烟幻化成漕帮总坛的飞檐斗拱,";再让马房备好十二年前驯过的玄骊——该教那些蜈蚣尝尝被马蹄碾碎脑髓的滋味了。";
林悦望着他后背绽放的月光草,突然按住正在凝结血痂的锁骨。
那里新生的皮肉下,隐约浮现出螺旋纹路的荧光——像极了长命锁芯里那道未闭合的虫洞。
菌丝在胡瑾后背爆发出莹白光芒,月光草根须刺破青砖地缝。
林悦望着廊下翻涌的菌毯裹住玄骊铁蹄,忽然扯断发间桑皮线,将染血的线头抛向菌丝交汇处——线头遇血即燃,竟在黎明前的黑暗里烧出螺旋状的荧光甬道。
";等我回来煮菌丝粥。";她翻身跨上嘶鸣的玄骊,发梢扫过胡瑾渗血的锁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