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援兵至(2/2)
“竖子不足与谋!”看到这一幕,胡啸顿时明白自己被这两个同伴给算计了。处于中军位置的自己,根本没机会脱离战场,反而成了黄槐和聂凤远逃跑的掩护。
看来,黄槐和聂凤远在接受胡啸的方案时,就已经留了后手。要是能成功冲进城池,就一起分享功劳;一旦形势不妙,两人便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不管他们了,咱们全力冲击,只有冲进城里才有一线生机!”胡啸毕竟是个果断之人,很快便做出决定,随后一马当先,朝着挡在面前的烈鹰军士兵奋勇杀去。
“诸葛军师,现在咱们该怎么办?”城头之上,胡怀智神色焦急,赶忙转过头,向一旁的诸葛英询问道。
“凭咱们的力量,要想把他们全部留下,那是绝无可能的。放走两翼的敌人,全力包夹中间这股!”诸葛英望着整个战场,神色凝重,轻声说道。
“诸葛军师的想法与在下不谋而合。”胡怀智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看到城头上挥动的令旗,城下的烈鹰军各部迅速行动起来,如同训练有素的狼群,开始放弃正在逃走的黄槐和聂凤远部,从不同方向朝着胡啸部迅猛包抄过来。
对于这一情况,胡啸毫无察觉。即便他发现了,此刻也无计可施,因为他的队伍深陷战场最中央,四周已被重重围困,想要撤出战场,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胡啸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冲进颍州城。为了这个目标,他一马当先,如同一头勇猛无畏的雄狮,率先朝着敌人防线冲去。他的士兵们紧紧跟在身后,他们宛如一个尖锐无比的巨大锥子,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朝着烈鹰军的防线狠狠扎了进去。
胡啸手中的战刀上下翻飞,不断砍翻一个又一个敌人。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那锋利的战刀已然卷了口子,变得参差不齐。可对面的敌人却如潮水般涌来,仿佛永远杀不尽,始终有人毫不犹豫地挡在胡啸面前。
胡啸出身武将世家,父母皆是大宁赫赫有名的武将。自幼他便跟随父母习武,在尚显稚嫩的十几岁时,父母在与北蛮人的激烈战斗中不幸阵亡。从此,他便毅然继承父母遗志,投身军旅。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然凭借自身实力成为五品武者。
胡啸的武功,是在历经上百场残酷战事的洗礼中磨砺出来的,与那些只知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所练的花拳绣腿相比,不知要强上多少倍。此刻,他面前的烈鹰军将士,几乎无人能在他手下走上一回合。
但这些烈鹰军士兵却让胡啸头疼不已。他们视死如归,对死亡的威胁全然不惧。一旦有同伴倒在地上,后面的人便毫不犹豫地冲上来填补空缺,前赴后继,毫不退缩。
胡啸一刀狠狠砍向一名烈鹰军士兵,那士兵躲避不及,被砍伤在地。胡啸顺势准备补上致命一击,结果刀刚挥下,便听到“当”的一声脆响,原来是一支长枪精准地挡住了他的大刀。
仅仅这刀枪相交的瞬间,胡啸便敏锐地察觉到,这长枪的主人绝非泛泛之辈,功夫相当不凡。若是在平时,遇上这样旗鼓相当的对手,胡啸必定会兴奋不已,定会与对方酣畅淋漓地大战一场,切磋武艺。
但此刻,胡啸心急如焚。他深知,时间每过去一分,自己冲进颍州城的希望便愈发渺茫。想到这里,他心急如焚,仰天怒吼一声,将全身内力凝聚于双臂之上,手中大刀裹挟着千钧之力,如一道凌厉的闪电,朝着对方狠狠劈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