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旧神形态(1/2)
第323章旧神形态
“哈哈哈哈……有点意思!”
在宛如天音般洪亮的大笑声中,一场理智难以承受的蜕变正在上演。
天地间的空气变得粘稠,光线似乎被吞噬,远方的地平线在颤抖,像是整个世界都在抵抗着某种不该降临的存在。
血肉的浪潮开始急速地收束、凝聚,不再是无序的扩张,而是在遵循着慕北的意志,塑造出一尊凡物不可直视的旧神。
当这尊旧神成型之时,整个盖利德,乃至是整个交界地,都陷入了一瞬的死寂。
这个庞然巨物高达万米,整体呈下宽上窄的结构,远远望去,有几分章鱼般的轮廓,但却比任何已知的生命形态更加疯狂。
为什么慕北没有将自己的原本不到10m时的体型,等比例放大到万米高呢?
因为巨大化并非简单的放大,相应的结构也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
假设一个生物体型是一个标准的正方体,如果它的长度、宽度、高度都等比例放大10倍,那么:
体积(质量)将会变为原来的10^3=1000倍;而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仅仅变为10^2=100倍。
这意味着,它的基础结构将承受比原本大10倍的压强,极易崩溃!
——但慕北不同!
采用触须状支撑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分散重量!
「体之源」+298点真实·畸变·体质属性,使慕北的身体组织本身就可以拥有极高的强度!
因此,慕北现在可以维持这万米高的恐怖体型,而不会因自身重量而崩溃!
那为何慕北之前没有成为这万米高的恐怖巨物?
在熵增之力未被压制之前,每秒钟损失8%的总生命值,意味着整体结构的随机性缺失8%。
在小型形态下,这种损失相对可控,但在巨型形态下,下层承受的压力远大于上层,如果某一部分的结构失去8%的完整性,整个巨物都会立刻坍塌!
这也是为什么,慕北当初的形态是一片血肉海啸,而不是一个巨大的个体。
将自己的“身躯”扩展成海洋般的状态,可以最大程度地分散压力。
——但现在,慕北不再需要承受「熵增之力」的影响了!
这就意味着,慕北不再需要分散成海啸状,而是可以真正地凝聚成一具万米高的旧神形态!
此刻,慕北的轮廓已经无法被完整地注视了,主要并不是因为体型过于巨大。
而是因为,每当有生灵看到慕北时,哪怕只是简简单单地一瞥,其SAN值就会犹如开闸泄洪般消散。
仿佛慕北此时的形态本身,便是一种对理智的亵渎:
这尊旧神的下半身,由数千条直径超过百米的巨型触须构成,这些触须深深插入大地,缓慢蠕动,不断调整自身的平衡。
大地发出阵阵低沉的哀鸣,仿佛整个交界地的地壳都在因这万米高的存在呻吟。
盘踞在这些巨型触须之上的,是一颗体积大到足以遮蔽天空的巨大“肉球”,这颗肉球的高度占据了这尊旧神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二以上。
通过肉球表面的半透明组织,除了起到支撑作用的骨骼和肌肉组织之外,还可以隐约看到其内部交错的无数条神经索——
这是得到了一波儿超级无敌加倍的「生物计算机」。
而在整个肉球的表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无数只眼珠子,它们大小不一,甚至连形态都各不相同:
有些直径超过数百米,宛如黑白色的星辰,静静地盯视着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