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见了,赵宋 > 第163章 南方突变

第163章 南方突变(1/2)

目录

赵志伟这时也不心疼银子哗哗地外流,还打起了铝合金材料的主意。最为主要的,木质结构的双机翼飞机,怎么看都不符合他的审美标准。

外形也是战斗力的体现,对赵志伟的苛求,陆少峰也没觉得是吹毛求疵,他自己也不很满意。

“铝合金还只能小批量试生产,量产得有一个过程。我们的加工工艺也暂时达不到,至少得一年后才能用来造飞机。最主要的还是发动机的问题,单发机型能有目前的性能指标,你们还想怎样?我自己又不能飞起来。”

动力不够,就加装一台发动机,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可真正操作起来,难度还是挺大的。在后续的研制中,就有双发的计划。

“行吧,既然是这样,那就先凑合着吧,双发的怎么也能搞到五百公里了吧。不过单发的还是要双座才行,又没有空中格斗的需要,哪怕是牺牲航程也要双座,不然不方便对地攻击。”

李子强只能妥协,不再提这个过分的要求。

试飞的原型机载重只有几百公斤,增加一个人的重量,航程上还要打一点折扣。飞机的武器装备,除了一挺改进型的机枪外,就只能带航空炸弹临空轰炸,这样就得安排一名投弹手。

“噢,老三,还有一个问题。飞机都造出来了,这个天地通讯的事情,是不是也对加快一些,有进展没有?”

李子强没有强求飞机的航程,接着又很不好意思地提出了另一个难题,说完还讪笑一下,他自己都觉得很不好意思。

“唉,我就知道不能跟你们讨论这些劳什子的装备,一聊起来就会没完没了的。技术方面确实有难度,原因你们都明白的。小四在主抓这个工作,要实现无线电的通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原理跟电报是差不多,可难度就不是一个数量级。”

“再说,飞机上装一大堆的通讯设备,就余不下多少载荷。怎么着也得等到新一代机型出来后,才能考虑这个问题。我最关心的是,五百吨的铁甲船什么时间能完工,能不能经得起远洋航行的考验。”

几个月前,在王洵努力下,王家会同政务院在阳州开始兴建大型造船厂,同时研制五百吨的木质轮船和铁甲战船,两条腿走路。

虽然五百吨轮船在大洋上也只是一片小舟般的存在,这样的试制是起步阶段必不可少的,政务院拨付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员参与这项工程,为的就是有足够的技术积累。

考虑到内燃机的功率用在海面战舰只上还是太小,最终选择两台300千瓦的蒸汽机作为船用动力,更大的一千千瓦的蒸汽机也在研发当中,将来会用在千吨级的战舰上。

在铁甲舰上安上四组蒸汽机动力,一千吨的大船也能跑出十五节以上的速度,海军舰队才算得上有点声色。

“这两天我怎么没看到小浩,他在忙什么,当了一个副司令就整天不着家,他家那位挺着一个大肚子还跑到小妹那儿抱怨。”

要谈空军和海军的事情,正主儿却没有踪影,陆少峰才想起大舅哥有几天没露面了。

“他呀,现在天天泡在飞机工厂那边,大有不将飞机定型就不回家的劲头。这小子我看是着了魔,天天跟我闹着要上天飞几圈,还说自己一个副司令,一不能开飞机、二不能驾驶轮船,那就是不称职。我还是将老三你搬出来,他才消停下来。”

李子强为苏浩分辩了几句,对苏浩这股劲头和觉悟,他还是相当欣赏的,也不枉他力挺苏浩上位。

这次扩军,陆少峰有意压低了一些人的军衔,他可不想在镇永军中,搞出一堆年纪还不到三十岁的上将军来。

于是,只有李子强和李迎被授予上将军衔,苏浩按级别也可以授上将,但他明白陆少峰的出发点,就自请授中将衔。

这样一来,下面的集团军军长和师长,都只能是少将衔,为将来的提升留下了余地。就是这样,一群二十多岁的军长、师长,一个个地肩扛一颗金星,也都是非常惹眼的存在。

没办法,镇永军只用了三年就发展到这个规模,大部分人都是一年几迁,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