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白云联句:三贤共赏山寺春(2/2)
释元彻摆手道:“贫僧不过跟着两位大人的韵律,随意接了一句,倒是两位大人的诗作,才是真正的佳句。”
三人继续联句,董馥斋吟道:“参差藉草清谈永,次第联吟逸兴多。”
吴千村接道:“弹指性空同佛印,挥毫才胜似东坡。”
释元彻微微一笑,续道:“老僧不惜题桥客,春色无心满薜萝。”
三人吟罢,彼此相视一笑,心中皆感满足。董馥斋点头道:“这联句虽随意而成,却浑然一体,意境深远。”
吴千村笑道:“此诗可称得上是我们三人的合作之作了。”
释元彻谦逊道:“两位大人的诗才,果然非凡。贫僧不过是借草地而坐,随意接了几句。”
董馥斋笑道:“大师太过谦了。您的‘春色无心满薜萝’一句,正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吴千村也点头道:“正是如此。这一句既展现了白云寺的自然之美,又表达了大师的佛家思想,实在高妙。”
释元彻摆手道:“两位大人过奖了。贫僧不过是借景抒怀,倒是两位大人的诗句,才真正展现了文人的豁达与智慧。”
三人谈笑间,寺外的春色更显明媚。松竹摇曳,泉水潺潺,仿若在为他们的联句伴奏。释元彻望着眼前的景色,轻声叹道:“这白云寺的春色,虽不及西湖的繁华,却多了一份宁静与淡泊。”
董馥斋点头道:“正是如此。这白云寺的六桥,虽无西湖的六桥有名,却别有一番风味。”
吴千村笑道:“两位所言极是。这白云寺的六桥,虽不及西湖的六桥繁华,却多了一份天然的灵秀。”
三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片山水之间,找到了共同的归宿。
离开白云寺前,董馥斋提议将这首联句刻于石壁上,以作纪念。吴千村与释元彻皆点头赞同。释元彻找来寺中的工匠,将联句刻于寺旁的石壁上。石壁上的字迹秀美遒劲,仿佛要将三人的情谊永远留存。
这首联句因三人的共同创作而广为人知。后人若追寻他们的足迹,或许也能在这片山水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