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杨德周的官场诗篇(2/2)
鹤庭遥在万山头。
溜寻旋转无边响,
云逐峰回不断流。
旧治囦关迷绝壁,
新城草市迥危楼。
千秋多少夸循吏,
村鼓年年赛李侯。
这首诗,则是杨德周对古田历史与地理的深刻思考。水口驿与黄田驿相连,车马在古田和两驿之间快速奔波。旧县治所隐在群山之中,泉水顺着岩壁潺潺流响,白云在山间飘来绕去。新县治所则建在险峻的高地上,与繁华的水口街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杨德周还提到了李堪——宋代古田县令,一位政绩卓着的循吏。李堪到任后,全力整顿古田的政治、经济、教育、民俗,使得古田焕然一新。杨德周对此深有共鸣。他深知,县治的位置对于治理一方至关重要。水口作为交通要道,本应成为县治的首选,可却因庸官崔策的决策,县治迁回了闭塞的古田旧城,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
杨德周在诗中借李堪之事,表达了自己对县治位置的思考。他常常因迎送往来于水口与古田之间,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他感慨道:“要是县治还在水口,何须如此奔波?”他崇敬李堪,认同其观点,甚至在诗中写道:“千秋多少夸循吏,村鼓年年赛李侯。”这不仅是对李堪的赞美,更是对自己为官之道的自勉。
杨德周的诗文,不仅记录了他为官的心路历程,也反映了古田县的历史与风土人情。他的诗文并茂,着述甚丰,均入《四库全书总目》,并传于世。他虽身处官场,却始终保持着文人的风骨与情怀。他的诗篇,既有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也有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
杨德周自从踏上古田县这片土地担任县令以来,便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一般,在这方水土之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深刻印记。每日里,他忙碌于繁重的公务之间,周旋应对着各种复杂的官场交际和应酬之事,但即使身心疲惫不堪,他那颗炽热的初心依旧未曾有过丝毫动摇。
杨德周一心只为民众发声,请愿于民,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改善古田县民生大计之上。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原本陈旧落后的古田县逐渐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生机。街头巷尾,人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田间地头,农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整个古田县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之景,而这一切皆归功于杨德周的倾心付出。
杨德周不仅在政事上有着卓越的表现,其文学造诣亦是令人赞叹不已。他闲暇之余所创作的那些诗文作品,不仅仅是个人内心情感世界的真实流露与宣泄,更成为了古田县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见证者。透过那一行行优美动人的文字,后人仿佛能够清晰地看到当时古田县的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百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尽管距离杨德周离开古田县已过去多年之久,但当地的老百姓们却始终没有忘记这位清正廉洁、兢兢业业的好官。他们口口相传着关于杨德周的种种事迹,对他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而他当年所留下的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在古田县的各个角落被广泛传诵着,犹如一首首经久不衰的赞歌,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