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改土归流(2/2)
就算是搭建了浮桥,想要让大军通行,也是极难。
至于粮草辎重的运输,更是麻烦。
前世明清经营西南,耗费的钱粮,损失的士卒,那是不计其数。
一个土生土长的土着,如同猿猴一样,能够在密林里健步如飞。
而披着甲胄的普通镇卫军,只能被玩儿死。
你正面靠人堆,肯定能够打过。
毕竟装备更好。
可是这消耗,不是一般的恐怖。
明时仁宣时期,南越反复叛乱,几乎拖垮了大明财政。
致使大明不得已放弃了南越。
这就是山林部落和野人的麻烦之处。
打,简单,治理,不容易。
“让黔国公率领黔南大营的一半大军去一趟吧。”
北凉王开口,算是为此战定性。
众人皆是点头沉默。
“布衣。”
“你的火炮和火枪队,能调一批过去吗?”
北凉王开口道。
“能是能,但是山地战,需要特别的火炮才行。”
“至于火枪数量太少,在丛林之中效果也不见得比弩箭好。”
秦布衣开口道。
山高林密,很容易被近身。
现在的燧发枪,不利于丛林作战。
“我那儿有一批连弩。”
“有效射程不过五十步。”
“威力不大,但是适合丛林作战。”
“对付无甲和轻甲的敌人,效果极好。”
秦布衣开口道。
连弩这玩意儿,射程和威力太小了。
但是可以火力覆盖。
这武器就不是拿来对付具装甲兵的。
而是对付无甲土匪的。
当初在齐州剿匪,秦布衣就是靠连弩来扫平匪患的。
不仅仅是齐州。
当初秦布衣为了练兵和稳定齐州商贸。
将东海行省的匪徒扫了一个遍。
甚至江河诸省和东海接连的地区,都被清理了一遍。
对于轻甲,皮甲,以及无甲的敌人来说。
连弩的火力,是真的厉害。
“连弩?”
“就是那个小玩意儿?”
“那个射程也太近了……”
常达回想起秦布衣的那个连弩。
射程是真的一般。
“用来和正常的弓弩战阵对射,连弩自然不适合。”
“不过丛林之中,连弩方便携带,而且杀伤效率极高。”
“很适合特种作战。”
秦布衣道。
“特种作战?”
“那是什么?”
秦布衣口里蹦出的专有名词,让一众勋贵有些疑惑。
经过横山城一战。
秦布衣打出的战损效果,已经没人小看秦布衣了。
大家都是想知道,这小子,是不是能有其他鬼点子。
“西南地区的山民土着,习惯于丛林穿行……”
“要想清剿,派出大军虽然有一定效果。”
“但是耗费极大。”
“而且战损极高。”
“我的意见是,就地征召西南地区的猎户入伍。”
“给予最高待遇。”
“分田分地,而且还提供农耕优待,发放粮食布匹……”
秦布衣这货,将改土归流的一系列操作缓缓讲来。
山地特种作战。
特种兵训练的法子,秦布衣早就在自己的亲卫营里实施了。
自己的火枪队,都是按照特种兵的训练法子训练的。
待遇好,吃食好,科学训练。
但是真要将亲卫营派去西南,去面对那些山林野人。
秦布衣也会担心。
西南地区的土着野人,是天生的猎人。
能够在山高林密的瘴气山林的生活。
他们本身就是优胜劣汰的选择。
这些人,那可是后世的广西云南老表。
最擅长山林作战的最强特种作战部队。
虽说此次海河州城发生叛乱。
可秦布衣真没想过直接屠杀剿灭。
他想用其他办法解决。
“布衣小子,你这计划可行。”
“能够节省不少军费。”
“损失也会小不少。”
秦布衣的话,让宋国公,英国公他们都是眼前一亮。
后世的千百年总结出来的东西,现在拿来使用,自然是超越时代的眼界。
“要解决山林野人之乱,其实也不一定需要打仗。”
“可以用钱,用物资解决……”
“西南的确极度缺盐,铁农具更是稀少,又因为气候炎热,旱涝频发,缺粮食,也缺衣物布料……”
“若是收买山中部落,挑动双方矛盾。”
“完全不用出兵,就能解决一些麻烦。”
“另外,原本的部落首领羁縻政策,不适合继续推行。”
“若是可以的话,派出朝廷官员教化,治理……”
秦布衣将改土归流的具体措施给大家讲了一遍。
常达等大老粗倒是没啥特别的感觉。
然而英国公和宋国公等儒将,后勤管理的将领,眼睛都亮了起来。
“盐和铁器农具之类的,我能直接帮忙解决。”
“至于粮食布匹,就需要在黔地以及两湖,两广采购了。”
“如今也不缺银钱。”
“能够用钱解决,还是用钱解决的好。”
秦布衣对着萧倾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