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265章 投降

第265章 投降(2/2)

目录

耶律洪基顿时便一脸伤脑筋的样子,坐了下来。

既然如此,也只有接着打了。

不过没过几天,耶律洪基便又收到了赵昕的信。

说是,你们辽国的发型太难看了。咳!所以我为了自己女儿的终身大计,不得不重新审视。

希望能把你儿子的肖像发过来,先让我看看。

耶律洪基直接便有些糊涂。

“你这样既要和亲,又不和亲的,到底是何意”

赵昕便同样回复对方道:“我又怎么能拿和亲这种事,来作为两国之间谈判的筹码。那不是对你的侮辱,对你儿子的侮辱。我是真心希望,今后两族百姓,能够和平共处。至于说到时候,你若投降了,你以后能做点什么。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绝对不能让你再当辽国的陛下,你可以为契丹王,替我掌管商业吧。”

言下之意,就是这军政的事,你就别管了。

我给你一个富贵的机会,你就别到时候,又领着人一起想着如何造反了。

耶律洪基不太明白掌管商业是什么意思。

直接便问赵昕这到底是何意。

赵昕便写信回道:“今后,燕山南北的货物交易,都得有人去进行对接,你就负责把燕山以北的各种货物,牛羊、马匹,山珍等,都收集起来,然后进行交接。差不多就跟商人一样。”

耶律洪基只能说感觉自己受到了鄙视。

他可好歹是堂堂一国之君,你竟然让我去做商人做的事

然而……

耶律洪基根本不懂商人的力量。

你要知道,西方列强,其底色,可都是商人。

耶律洪基也不清楚这到底能赚多少钱。

不过……

每年收入大概也不会少到哪里去吧,相比起直接成为亡国之君,甚至还要被人给砍掉脑袋。

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完了……

耶律洪基便询问起了自己妻子,以及自己儿子的意见。

并且在自己的妻子萧观音的面前感慨:“我这也算是成了亡国之君了吧”

萧观音也是道:“陛下就不能再打打”

耶律洪基不是不想打。

而是确实打不过。

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现如今的辽国,已经是江河日下。

自己的父亲打了两次西夏,国力其实便已经是严重受损。

再加上他又连续在幽州城大败了一次,锦州一带大败了一次,辽东回锦州的途中,又大败了一次。

那些曾经辽国的精锐,早就损失殆尽。

若是此时他还坚持说不投降,到时候,估计怕是就得自己到草原上去放羊了。

且到了那时,那些从前还依附他们的其他部族,如西边的阻卜部,西北的乌古部、敌烈部,东边、南边的渤海旧民、高句丽遗族,以及东北的女真,北边的室韦,一旦发现他们已经不行了,那还会继续依附于他们

所以……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投降。

假若此时不是辽国,不是契丹人,或许不会想得这么深远。

可辽国,尤其是耶律洪基,可是已经被汉化得很深很深,读过的汉人的史籍,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他当然清楚,如果接下来自己不投降的结果会是如何。

只能说……

投降虽然丢脸。

但毕竟他是仰慕中原文化的,所以,若是能成为中原的一员,倒也不算是一件什么难以接受之事。

如果是换做其他的蛮夷部族,那当然不行。

可现在他们都已经穿着跟中原人一样的衣服,哪又有何不可

在跟萧观音谈论完这些后,耶律洪基又问了问耶律浚,对此事怎么看。

耶律浚还小,对投降这种事,其实还有点没什么实感。

反正……

只能说是听爹爹的安排。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第二年,春。

耶律洪基便以天下百姓为由,为了尽快地结束战争为由,正式向所有人提议,向南朝投降。

辽国这边……

上下官员你要说不惊讶,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有一说一,你说现在不投降,你还能怎么办

倒不如说……

能做到像他们陛下这样的,即便是翻遍史书,也难以找到几个。

考虑到在战争的层面,他们其实已经完全打不过了。

现如今……

陛下又主动站出来投降。

那剩下的官员,便也没什么好说的。

既然这样!

那就投降吧!

派使臣去告知南朝的太子。

而与此同时……

赵昕在幽州城,也在琢磨着,今年的仗该怎么打。

然后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这耶律洪基竟然还真的投降了!

讲道理!

就连赵昕都有点难以相信。

不过……

你也不得不承认,就算是辽国再坚持下去,也不过就是垂死挣扎。

能做出这样决定的耶律洪基,也不失为一位明智的国君。

从古至今,好像一般都只有南方的政权喜欢不打仗就直接投降。

这一次,却是出了辽国这样的北方政权。

既然耶律洪基说要投降,那赵昕也没有道理不接纳。

定好一个黄道吉日。

随后……

赵昕便在山海关,接受了耶律洪基的投降。

消息传到开封府,连他爹爹都垂死病中惊坐起,震惊到从床上爬了起来。

问众人道:“最兴来到底做了什么!”

赵祯问众人,那众人像欧阳修等人也不清楚啊。

反正……

辽国现在已经投降了。

欧阳修还特意关心地道:“官家要注意自己的身子。”

不过这话说的,就有点歧义了。

见众人都屏着气地看了过来,欧阳修这才补充道:“臣的意思是,官家还有病在身,不适宜太过于亢奋。”

赵祯却是莫名其妙地扶着自己的额头,嘴角笑了起来,对众人道:“最兴来打小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能把辽国给劝降,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之事。不过我还是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你们派人去问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