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这个就叫上进!(2/2)
在周围人愣神时,他又打开了那本《国师语录》,找了许久后,找到了一句话。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这是李缘在一次出席科学院的研究会议时说的话,为了告诫科学院的研究方向不要只专注于军事武器和国家任务,要看百姓需要什么,毕竟工匠们大部分也是从穷苦百姓中来的。
“夫子,我们自称为百姓,可我们却不愿去问他们的想法,岂不是太可笑了吗?”
“弟子承蒙夫子厚爱,从一介商贾之子成为如今的学宫先生,也算是前途无量。”
“可弟子也曾是百姓啊,现在难道要与来时路划清界限不成?”
此话一出,其他几个儒家先生都有些动容。
淳于越看着自己的老师。
这个儒家分院院长,在天下都享有盛名,他努力了大半辈子,一心想让儒家大兴,包括现在这想要提前顺应国策的想法,也是基于这种思想。
可他太过执着于身份、世俗了。
“夫子,您说话呀!”
“难道当初孔子收徒时,还要看他身份不成?!”
这话几乎是快指着自家老师骂了,因为这完全背离了儒家最开始的教义,也背离了孔子的教化的初衷。
“淳于越!你放肆!”
“你怎敢如此说……”
其他几个先生正要发火,但淳于越丝毫不惯着他们:“怎么?我说错了?”
“难道你们现在的行为不是这个样子?”
“那为何我们还坐在这空想?我能想到的,你们就想不到?难道不是为了你们那可怜的面子?”
一侧,隐身看戏的两人都微微点头。
其实不仅是儒家,百家之人中除了墨家这个怪胎外,其他的学派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架子,加上这个时代读书人实在难得,对于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底层百姓,他们多少会有些优越感。
理智告诉他们,天底下占大多数的是那些百姓,秦王和国师看重的也是他们。
可脸面和现实又告诉他们,放下身份去交好那些泥腿子,实在有些拉不下脸。
嬴政侧过头看着李缘:“这真是历史上的那个淳于越?”
李缘愣了下。
“应该……是吧?”
他也不确定了,因为此刻的淳于越,看上去简直是儒家中最贴近百姓的大儒,他的那些长辈反倒是腐儒。
不过勉强算能理解,毕竟他现在还年轻。
年轻人,思想转变过程和接受度还是比中老年人强的。
正厅里的气氛渐渐变味。
对于淳于越的话,其他几个先生有心想反驳,却被淳于越说得哑口无言。
气愤之下,双方正准备展开一场拳脚辩论时,淳于越的老师制止了他们。
“你去吧。”
他看向淳于越,语气中有些落寞。
“如果你真的能用你的想法取得成果,只要比我们强,我会向王祭酒去说,让你当分院副院长,日后的儒家……”
他沉默了一下:“若你真是对的,日后的儒家你来做主。”
淳于越对着老师躬身一礼。
拿着那两本书走了出去。
等他走后,其他几个先生也被儒家院长驱散了,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
眼见没好戏看了,嬴政和李缘也离开了。
然而淳于越并没有直接去城外,而是朝着国师府走去。
当嬴政和李缘在城门口和一堆力夫聊天时,暗卫过来告诉了他们这个消息。
探查民情也差不多了,李缘提议直接回去。
国师府。
管家张苍看着面前情绪低落的淳于越,眼神有些好奇。
国师留下过一个名单,上面有许多人,其中就包括这个淳于越。
李缘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学识高、思想理智,却不够识时务的纯学者。
能被始皇看重任用,仅靠身份是不够的,空有身份没能力、始皇看都不会看他一眼。
纯学者是因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说出的分封理由,是在有见识局限性的情况下最贴近现实、最合理的。
思想理智,是周青臣等人夸赞始皇压根不是出于真心、而是阿谀奉承,他这时敢直言劝谏。
但他有个最大的缺点:不够识时务。
他完全没看懂始皇的决心,也没看到天下大一统这个千古变局所造成影响,更没看到郡县制的延续对王朝的好处——或许他看到了,可也正因为他看到了,所以单纯学者的他认为,应该要向现实妥协,选最理智的方式。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他之前才会因为理念和方法上的分歧不惜指责自己的老师。
但许多时候,人类之所以有英雄,就是因为不理智。
有些英雄行为,一开始也只是冲动。
如果人人都理智,事实都遵循现实和规矩,哪来那么多变革与进步?
所以哪怕淳于越这个人其实没什么问题,可李缘依旧对他喜欢不起来,因为他是站嬴政这边的,且也有能力带政哥解决那些冲动带来的麻烦。
然而鬼知道,这个时空的淳于越依旧靠着才学进入了秦国学宫,还因为年轻的缘故发生思想转变?
门口,李缘走了进来。
制止了淳于越的行礼,看着他欲言又止的神情,李缘直接打气道:“你的想法没错,只要是为了大秦好,不管你想说什么,你都按照你的想法去干吧,我支持你。”
淳于越呆呆的看着他,心中突然涌起了一抹恐惧……
国师怎么知道?
难道那些先生中也有国师府的眼线?
张苍在旁边推了推他,让他回过神。
“国师,我想向您要一个身份。”
“什么?”
“商行旗下商队的行商名额,一个小管事就行。”淳于越说:“我想去六国最下面的百姓当中去看看,只有知道他们对秦国的态度,方法才能贴近实际。”
李缘沉默了。
这确实够理智,知道方法要依据现实出发;也确实是一个纯学者,为了研究敢抛下面子——要知道,那些四处跑的行商可处于鄙视链最底端……
他点头,同意了。
……
西南夷地区。
西南联军大营,滇国军队营帐内。
看着面前这些获得的情报,滇国国王心里五味杂陈。
有震惊、叹服、恐惧,还有满脑袋疑惑……
滇国什么时候惹秦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