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世界的目光(1/1)
凯恩站在王都市政厅的露台上,俯瞰着整座城市的灯火辉煌。夜色下的王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片大地上熠熠生辉。然而,他的心中清楚,王都的光芒不仅要照耀本土,还要在全球的版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会议结束后,各方代表对王都的国际化计划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来自科技、环保和文化领域的国际组织,他们纷纷向王都政府表达了合作意向。对于凯恩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机遇,更是一场考验——如何将这些潜在的合作转化为真正的成果?
“莱娅,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凯恩转身对莱娅说道。
莱娅轻轻点头,翻开手中的文件,“目前已经有几家国际顶级的科技公司表示愿意在王都设立研发中心,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以及医疗科技领域的佼佼者。环保方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也对王都的绿色经济政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愿意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我们建设全球领先的绿色城市。”
凯恩微微一笑,“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不过,仅仅有兴趣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具体的执行方案。与其等他们主动来找我们,不如我们主动出击。”
他顿了一下,语气坚定地继续说道:“联系这些公司的高层,安排一场全球峰会,把他们全部邀请到王都来。我们要让世界看到,王都不仅仅是一个发展中的大都市,更是一座充满潜力、可以引领未来的国际化都市。”
莱娅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她了解凯恩的性格,他从来不会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创造机会。
“我马上安排。”她毫不犹豫地回应道。
三天后,一场名为“未来王都——全球合作与创新峰会”的国际会议正式对外发布,邀请函迅速送达世界各地。王都的这次主动出击,让不少国际企业和组织看到了它的雄心壮志。各方势力开始密切关注这个曾经经历过衰败,如今却展现出强势复兴势头的城市。
在会议筹备的同时,王都内部也在加紧进行基础设施的优化。新建的国际会展中心进入最后的装饰阶段,机场的扩建工程日夜不停地施工,市政道路的智能化改造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凯恩深知,国际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开放,更是城市整体水平的提升。从公共设施到城市治理,从社会福利到生态环境,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与此同时,国际媒体的报道也纷至沓来。
“王都是否能成为全球化的新标杆?”——《经济时报》
“复兴之城:从历史到未来,王都的跨越之路”——《环球观察》
“全球资本的新宠?科技巨头为何纷纷将目光投向王都?”——《商业周刊》
面对外界的关注,凯恩并未被这些热度冲昏头脑。他很清楚,王都能否真正融入全球体系,取决于它的执行力,而不是媒体的吹捧。
峰会即将召开前夜,凯恩召集核心团队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
“各位,明天的峰会,将决定王都在全球化道路上的起点。”他缓缓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位成员,“我们不仅要吸引投资,更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王都不需要短期的资金注入,而是要成为全球创新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因此,在谈判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几个核心原则。”
“第一,科技合作必须建立在知识共享和本地化研发的基础上,我们不会做单纯的市场,而要做产业链的一部分。”
“第二,环保项目要确保可持续性,不能只为了迎合国际趋势,而是要真正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第三,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独立性和原创性,我们不会成为简单的文化输出地,而要让王都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
“凯恩,你说得对。”莱娅补充道,“我们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王都的每一步都要走得稳健。”
凯恩满意地点头,“很好,明天的会议,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展现出王都最专业、最有魄力的一面。”
夜色渐深,王都却依旧灯火通明。世界的目光已经聚焦于这座城市,而它,正准备迎接属于自己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