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焕然一新的密支那(1/2)
和聪明人话的好处就是凡事不用把话的太细。
第二,两人皆换上便服,在周围警卫处便衣内卫的保护下,漫步在密支那的大街上。
作为安民军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密支那经过战后的整修,如今已然焕然一新。
戴春风抬眼看去,宽阔的街道两侧,虽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但各色二层木质建筑鳞次栉比,青瓦屋檐下悬挂着各色招牌,煞是热闹。
大大的店铺门口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货郎们挑着担子,沿街叫卖,摊贩们在路边支起棚子,贩售各类商品,香气、喧嚣、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画卷。
“都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春风兄感觉如何?”张弛笑着问道。
戴春风一指宽敞的马路,只见主干道上,一辆辆运货卡车缓缓驶过,装满了粮食、木材、甚至还有成捆的布匹。
驮着货物的骡马悠闲地迈步,黄包车夫则灵活地穿行在人群与车辆之间,轻快的车铃声此起彼伏。
间或有一两辆汽车开过,轮胎带起阵阵尘土。
“咱们是不是走错地方了?”戴春风忽然感慨道,“这地方看着倒像是春城、山城的繁华街区,哪像是刚经历过战火的地方?”
张弛听后笑了笑,没话。
二人继续沿街步行,街边的裁缝铺门口,几个妇女正围着一匹南华纺织一厂新出的蓝色斜纹布,指指点点地议论着款式;
糖果铺的伙计手持木勺,在铜锅里不停搅拌着麦芽糖浆,香甜的气味随着蒸汽弥漫开来,几个孩子,甚至有个皮肤黝黑的土人孩一起站在门口,眼巴巴地望着;
更远处,一个卖油炸点心的摊位前排起了队伍,滚烫的油锅里金黄的油条和麻花滋啦作响,摊主手法娴熟地翻转着竹篦,时不时用毛巾擦把额头的汗。
“新鲜的鱼!刚从伊洛瓦底江捞上来的!”一个皮肤黝黑的渔夫扯着嗓子吆喝,身旁的鱼篓里,几尾活蹦乱跳的大鱼不时甩起水花。
“竹编簸箕、菜篮子,家家户户都用得着啊!”一个老翁拄着烟斗,悠闲地坐在板凳上,身旁摆放着各式竹制品。
“热乎乎的凉茶,来碗甜凉茶润润嗓子吧!”街角的茶摊里,伙计操着一口广省口音的官话,正忙着给客容上热腾腾的茶碗。
戴春风一边走,一边细细观察着四周的人群。
作为一个情报界的老行伍,他很容易就发现了这里的民众与国内的百姓截然不同。
他们的脸上多了一种久违的神采,眼神里透着希望和干劲,举手投足间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
而不像是国内那样,只有麻木。
这也正是张弛的目的,大大方方的把密支那的情况展示给戴春风看,省得对方总想着搞渗透,搞情报侦查。
不远处,一辆搭载士兵的卡车驶过,周围的民众纷纷向车上挥手,有些人甚至兴奋地往车斗里扔食物、香烟,士兵们接住后,便笑着朝街边的老百姓点头致谢。
这一幕让戴春风微微眯起眼睛,他一眼就能看出,这并不是被强行组织的场面,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互动。
他不禁想起帘初,他们这些有着理想的年轻人踏入黄埔的校门,不就是为了建立一支这样的军队吗?
他突然有些恍惚。
怎么就变成今这个样子了?
戴春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潜伏》里津门站长吴敬中那样的人才是军统里的常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