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赵华的小心思(1/2)
第634章赵华的小心思
各企业负责人、重要员工等都来了。
刘夏莲、赵华、徐十八、李大美、赵勇、孙平均、大丫、二丫、李大牛、典岩、张旺、刘富钢、刘富强、李竿子、刘富虹、徐雄、李虎、李二驴、李少凌、刘大强、桂兰嫂子、春岚嫂子、雪嫂子、李小飞、村长等等。一百多号人,都到齐了,有的因为距离比较远没有过来,不然二十桌也坐不下。刘富钢、李竿子两人各自带领团队做饭,一桌酒席要一半东北菜,一半临沂菜。
81年是飞速发展的一年,发展最快的是泡菜厂,员工已经达到惊人的一千五百人。年产泡菜一百多万缸,其中以蕨菜、刺老芽为特色山野菜。酸豆角、酸黄瓜、酸白菜这几种销量最大。今年又增加了速冻玉米、辣椒酱生产线,罐头生产线,年纳税额超过六百万。除去各种开销,净利润五千万。之所以如此厉害,主要是因为第一批三架飞机的交易成功的利润。前段时间刚签合同的还未完成,自然也没算利润。
第二大产业自然是徐十八负责的餐饮企业,白山铁锅炖十二家店,临沂炒鸡八家店,川菜火锅四家。拥有员工六百多人,几乎都是中等的店,完全可以承办婚宴等。只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盈利,因为利润都被拿去买门面房、开新店了。现在白山武术学校正在培训的厨师有上百人,明年还可以开十几家店,目前还是立足东三省,暂时还没有入关的打算。
第三大产业,李大美的服装厂,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有一个厂家,二十五家零售门店,员工一千余人,今年一年盈利非常猛,除掉人工工资、税费,净利润超五百万。
徐十八看完大美服装厂的业绩,哭笑不得啊:“大美啊,我这业绩没办法跟你比啊。”
“不一样,饭店厚积薄发,发力在后头呢,餐饮前期投资很大,等慢慢的就盈利了。我这服装工业化生产走到风口上了,所以猛然间卖的很火爆。”
徐雄也汇报了他的业绩,电子厂二百多人了。今年生产的电风扇、电暖气卖的还算可以,因为建厂时间短尚未盈利。但是电器商场一共开了十六家了,净利润八百多万。盈利高的吓人,主要因为电子产品类利润高,周转快、运输成本低造成的,算是风口上的暴利。
现在徐雄绝对的一等一的暴发户,进口皮卡开着,走到哪里谁不喊一声徐总。
李虎也很得意,今年是大发展的一年,松花江渔船还是三条,但是四十五米长的大海船发展到了三艘。水产店批发店五家,零售店二十五家,盈利也高达三百多万。
从内蒙贩卖牛羊肉,盈利二百万。
张旺车队盈利一百万。
其他的产业,诸如老娘的飞龙鸟、山鸡、野猪养殖,桂兰嫂子负责的养鸡、养鹅、养鸭、狍子、这都属于农业,都没有计算在内。
刘夏莲看赵华有点不高兴,拿胳膊肘捅了他一下:“干啥呢,不高兴?”
“我这产业梅花鹿盈利十来万,蒙古马没盈利,蓝莓园马场这里盈利也不过五六万。要不我也负责个公司?”
刘夏莲压低了声音:“蔬菜、水果、山货这些生鲜类的盈利、镇南矿的盈利都没算,只有我知道。加起来两千还是有的,你啊,你想干啥,说吧。”
赵华想了半天,自己能干啥,好像自己最擅长的还是养马。
“要不我去京城养马?从郊县找块地,把咱们的好马运输过去,养马加上配种,利润肯定很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