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综合国力(1/2)
【黄巢正是发觉了唐朝如今存在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唐朝根本无力解决,所以,选择了这种极度流动的作战方式,而事实也证明,这种分析判断出弱点之后的针对性作战方案,是能够发挥巨大效果的。】
【只不过,这种作战方式,也在后来,成为了黄巢起义失败的关键原因。】
【即,黄巢起义所存在的核心问题。】
“所处情况变了,但是却没能随着条件改变而调整自身的战术方针,”嬴政评价,“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黄巢在前期能够一帆风顺,纵横四方,就是因为他摸准了唐朝的脉,搞清楚了当时自己所处的环境,找到了唐朝的弱点并正确针对了这个弱点。
唐朝四分五裂,内部不协调,他就四处穿梭,不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给对方集合起来攻击自己的机会;唐朝各自为政,他就稍有不对就换个地方,以便于避开原本敌人的攻击,让自己落入下风……
这些做法都是非常正确的,正正巧巧对准了唐朝的问题——而且是唐朝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黄巢才能够带着起义军纵横四方,转战多地,还一直都没有被彻底击败,甚至越战越勇、越发强盛起来。
但这只是在他还处于在地方上聚集力量的时期。
从他想要前往京城,消灭唐朝中枢开始,他所要面对的对手就变了,他所要面对的各种环境、条件、问题也就都变了,自然而然,他所需要采取的应对方式也应当随之变化。
原本四处流动,是一个好的方式,虽然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根基,但是他们也确实可以不需要一个稳定的根基——相反,他们需要的是快速转移而不造成过大损失。
而如今,在即将和唐朝朝廷真正正面交锋,用正面的势来压倒对方的时候,他们就非常需要一个稳定的根基,一个可以真的属于他们、在他们治下,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资和人力的地方。
可是黄巢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还是按照老样子继续行动。
这样一来,怎么可能不出现问题呢?
唐朝虽然确实腐朽而衰败,确实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重重,互相扯后腿,可是这不代表这些官员将领们都是无能的蠢货——真到了这种唐朝可能真的要灭亡的时候,只要他们现在还不愿意唐朝消亡,那么他们就会立刻意识到最应该干什么。
虽然不可能直接摆脱内斗的惯性,但勉力合作也不是做不到。
为此,他们甚至可以把明明结下大仇的李克用都召回来。
【黄巢起义在大的战略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没能意识到自身的致命弱点,更没有意识到随着所处情况的变化,这个致命弱点会对他们造成重创。】
【而这个致命弱点,其实和之前的许多场农民起义一样,即,没有一个可靠的根基所在。】
【在早期的时候,这个致命弱点倒也暂且无妨,毕竟起义军一直都处在机动的进攻期,这种做法正好对准了唐朝的致命弱点,所以,只要在这个阶段,起义军就一定能够占据优势地位,而不会因为自身的这个巨大问题而走入惨败。】
【但是,等到情况改变后,这个之前一直被隐藏的问题,终究还是暴露出来了——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起义军不再是流动作战的一方了,他们变成了占领城池,正面作战的一方,进入了传统正规作战的阶段。】
【正规作战的状态下,固然奇兵可以发挥奇效,但真正能够决定胜负的还是“综合国力”,或者说某个势力的战争潜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