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流动顶尖(2/2)
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毕竟他是自己打天下的皇帝。
也因此,为了让自己的儿孙能够坐稳皇位,他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保证皇帝的力量能够成为最强并且延续下去。
就比如有些官员不大赞成的藩王制度——虽然这也算是朱元璋为自己的儿孙提供地位保证,但同样,更是为继承皇位的这一支子孙考虑。
有了藩王,藩王有一定的兵力,就可以用来防范可能出现的权臣等辖制皇帝的问题,避免皇帝大权旁落;
但是,藩王权力和军队也被严格管控,军队人数有着限制,权力——包括行政财权等也都有着限制,只能在藩王府中执行,而不能干涉地方官府。
这样一来,朱元璋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完美,可以说是给子孙后代们把路都铺的平平整整的了!
多好!
朱元璋不由得露出了一点满意的笑容。
事实上,每次回想起自己对子孙后代的完美照顾,他都非常自豪。
-
而朱棣呢,他也是自己打下来——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江山的皇帝,因此,他对于这一点同样深深理解。
当年,要不是他自己足够兵强马壮,他又哪儿来的今日?
或者说,如果当年他不够兵强马壮,那别说如今登基称帝的好日子了,他恐怕都活不过当年,早就被他的好侄子给杀掉了。
他那好侄子可不是什么对亲叔叔们怀有感情,心慈手软的家伙;相反,那人狠辣得很!虽然看起来是是找了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在削减他们这些藩王的爵位,但那完全是因为“直接杀亲叔叔”这种做法在名声上太难听了而已。
他那好侄儿可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名声的,或许是每天对别人说的那种圣君道德之类的太多了,自己也就真的在乎了——但是他要真的在乎,他就不会做出这些事情来。
朱允炆这样对待自己的亲叔叔们,寻找各种理由借口来削减他们的爵位、关押甚至流放自己的亲叔叔们;如果说这是因为亲叔叔们作为藩王,对他有威胁,那也就算了;但他甚至对自己的堂姑也不如何。
比如庆阳,虽然并非太祖亲女,但也已经以公主身份过了数十年,只不过并没有领受公主的食禄,也就是说,实质上并不是公主待遇,只是有个名号而已——这也是太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但是等到朱允炆登基之后,直接把庆阳的公主封号给去了,改成了郡主……公主名号而已,对他难道有什么威胁吗?
再者,昔年朱柏作为湘王,又做了什么事情呢?一来,他可以算是宗室“贤王”的典范了——朱棣承认,朱柏和他以及一些心里面确实有几分想法的兄弟不一样;二来,当时的朱柏还无子——子嗣这样关键性的威胁不存在,但是朱允炆却依旧对朱柏动了手。
这样的境况,这样的狠辣,若是自己当年势弱几分,若是自己当年运气再差上一点,若是自己不够兵强马壮……
自己焉能有什么活路?!
兵强马壮者,才能成为天子,才有资格成为天子,这就是正确的不能再正确的道理!
而兵强马壮,自然是有了武器——虽然对于那个“批判”在这句话中的具体意味还有些不好确定,但大致意思不就是这样么?
当然,当年的朱允炆要是再兵强马壮一些,那他也就能够坐稳皇位,干掉自己,也干掉其他所有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