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退出长安·心态问题(2/2)
这样的兵力,已经完全不是大唐的对手。
况且,大唐这边,还有可以以一当十的精兵——数量虽少,但精兵就是能够以少胜多的存在。
黄巢只要再遇到大唐的主力,就免不了越来越虚弱、最终走投无路的结果。
此外,黄巢所部,军心方面同样大不如前。
在成功进入长安之前,黄巢也确实是遇到过几次战败,而且同样败得很惨——就像是在江淮的那一战,同样将黄巢的大部分兵力消耗殆尽,迫使他不得不一路退到了山林之中。
但是那个时候,能和现在一样吗?
在进入长安之前,在没有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之前,在尚未称帝建号之前……这样的战败,是能够被众人所接受的。只要黄巢不动摇,只要黄巢还能坚持,他麾下的人就同样能够坚持,他们就能一起坚持下去、直到抓住机会翻身。
但是现在……可完全不一样了。
进入长安之后,人的心态将会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在进入长安后,还完成了称帝建号这个流程。
对此,李渊可以非常肯定,毫不犹豫——因为他自己对此就深有体会。
当年,他也完成了占领长安的事业,又进一步,完成了称帝建号、建立大唐的功业,从那个时候开始,李渊就能够确定,自己的心态已经改变了。
而且,除了自己之外,自己的大臣们的心态也和过往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在以往的时间中,虽然大家还没有获得这个梦寐以求的地位、没有获得正经朝廷的名号——但所有人的内心,都是朝着某个方向努力的状态。
这种时候,所有人都会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自己还能够更进一步;自己没能成功,是因为努力的方向或者方式不对……
就算是失败了,也不会有人觉得自己就要完蛋了,而是会觉得,自己还有机会!
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还在发展之中、还在努力嘛!
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在努力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不犯错呢?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失误,不会遇到问题呢?
可是,在登顶以后,一切就变了。
不再是以往那种纯粹向着目标努力的状态了,也不能算是发展的状态了——虽然实际上,其实还是处于发展状态,但很多人却已经不这么想了。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上了岸,已经不同于以往,在各方面都不同……这种时候,要是出现这样的大失败,很多人根本无法接受。
根本无法接受!
既然接受不了,那自然也不可能转变心态、调整心情,然后分析过往的错误,继而一一改正,尝试东山再起了。
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极为致命。
就算黄巢本人还能经受得起这样的大起大落,还能勉强稳住心态,但是他的下属呢?他的部众呢?这些人,他们能够经受得起这种大起大落吗?
怕不是从被迫离开长安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在心里面觉得自己要寻找后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