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李克用(2/2)
有人提出了一个猜测——其实他也是随便说说,毕竟这里面的事情没有任何说法,全无头绪,只能瞎猜:“难道是李克用和唐朝朝廷出现了什么矛盾,所以不想主动管唐朝朝廷的事情?”
因为和唐朝朝廷发生了巨大的矛盾,所以不理会唐朝朝廷的事情,不愿意上杆子去管唐朝朝廷面对的事情;
而因为矛盾也不是那么那么大,所以,李克用是不想“主动”管,如果唐朝朝廷表示了求援的态度,他还是愿意参与进来的……?
“那反过来,也有可能是唐朝朝廷和李克用发生了矛盾,所以绝不愿意让李克用有参与进来的机会,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现在王重荣他们没有办法,所以才选择向李克用求援?”有人举一反三,换位思考道。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唐朝朝廷和李克用发生了矛盾,所以面对这样大的天下大事,唐朝朝廷也不愿意让李克用有什么参与进来的机会——因为一旦能够参与进来,就有可能立下功勋,拥有话语权,让朝廷不好动他;
同时通过战争建功立业,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增强自己的势力……这也更让唐朝朝廷不愿意让李克用有这样的机会。
“那,不论怎么样,总归应该就是李克用和唐朝朝廷之间出现了矛盾,让他们不能正常运转?”最后,有人总结。
“……虽然这话没错吧,但是什么叫‘他们不能正常运转’?‘正常运转’是这么用的吗?”听到这个总结,虽然好像没什么大问题,但有些小细节让不少听众吐槽纷纷。
朝廷正常运转也就罢了;但是李克用正常运转是什么东西?
【这个时候,其实李克用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在唐朝朝廷的正常隶属范围之内。】
【虽然李国昌领兵平定了庞勋起义,身负功劳,还被赐了李姓,但实质上,李国昌和唐朝朝廷之间貌合神离,李国昌自恃有功、非常傲慢,唐僖宗则对李国昌担忧不已、心怀警惕。】
【咸通十三年,唐懿宗选择任命李国昌为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但是李国昌却直接称病,拒绝接受任命。】
【这个做法走不通,那朝廷转而任命太仆卿卢简方担任振武军节度使,拉上幽州和并州的兵马前去讨伐沙陀部族。理论上这个方法也可行,但意外总是来的猝不及防——卢简方才到达岚州(山西吕梁岚县),军队就溃不成军。】
【唐朝朝廷自己掉链子,那沙陀族也不客气,直接乘机占据了代州(山西忻州代县)以北的地区,成为唐朝的北部边患。】
【咸通十四年,唐僖宗即位,同样着手处理沙陀族的问题。】
【原太原节度使李业对沙陀有恩,而李业已死,因此朝廷任命其子李钧为灵武节度使、宣慰沙陀六州三部落使,想要借助李业的遗泽,让李钧招抚缉拿李克用。】
【乾符五年,沙陀连破唐军数次,势力越发强盛:北面占据蔚州朔州,南面进入忻、代、岚、石等地,差不多直达太谷地区。】
【广明元年,招讨使李琢联合幽州李可举、云州赫连铎再度对沙陀动兵,李克用在雄武军(天津蓟县东北)挡住了攻势。但,李克用的叔父李友金带着蔚州、朔州向李琢投降了!】
【李克用听到消息,不得不离开带兵返回。李可举一路追杀他到了药儿岭,大败李克用。趁此机会,李琢又率队夹击,在蔚州击败李克用。】
【至此,沙陀大败,李国昌、李克用父子流亡到了鞑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