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夜半出逃(2/2)
要是往蜀中跑,只带着田令孜这些人可不够啊。
后宫妃嫔,讲究一点,当然还是能带的就都带上;但是如果真的没有余力的话,不带也就不带了——只要没有把皇后太后也扔下就行,如果有皇后太后的话。
但是皇子皇女,这怎么能不带呢???
这可是唐僖宗自己的子嗣,是大唐主脉的传承,不带上皇子皇女那还带什么?还是说,唐僖宗就只有福王、寿王、穆王、潭王四个儿子——如果这四个王是他的儿子而非兄弟或者其他宗室的话。
说句难听的,假如唐僖宗就在这一次动荡中死在外面了,要是当时没有一个亲子在身边,难道还指望田令孜这些人专门去找一个唐僖宗的儿子扶持为帝?
到时候,皇位就落在其他人手中了!
至于说宗室,其实能带的也应该带上的,或者,至少也应该给近枝宗室透露一点风声,不能让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完全蒙在鼓里,一问三不知,等到京城都乱起来了才发现——黄巢马上就要来了!皇帝已经跑了!
这种抛下所有人的做法,虽然理论上说得过去,但也同样免不了会被人不赞同。
就像是当年建成没能带回来老五一样,这就是一个总能被人指摘的地方,还根本无从辩驳。
-
要说对于唐僖宗奔逃时间的选择、所携带人员的选择非常赞成的,就是赵构了。
李渊这些对唐僖宗所作所为有些许不赞同的皇帝,都是没有这方面的亲身体会、没有这种逃跑经验的,所以不能像是赵构这样深度认同唐僖宗的许多做法。
赵构,可是亲自体会了许多次夺命奔逃啊!
尤其是在后来,在他南渡扬州之后,金军再一次从北方长驱直入、直插扬州的那一次——那可真真是危急关头,赵构每每回想起来都依旧是浑身颤抖、寒毛直竖。
要是他的运气稍微差一点,金人就要抓住他了!
也是那一次,时间紧急,他也根本没有通知朝中的任何重臣,包括宰相,而是自己直接与正在值班的御营司使都统制、几名宦官的陪同之下,直接披甲骑马往扬州城外奔逃,一路不停,从陆路换到水路,又从水路换到陆路,直到到了镇江府才暂时放缓脚步。
随后,又去到了杭州。
那可真真是惊心动魄的关键时刻!
要是自己的动作再慢一点,要是自己还顾忌着朝中重臣或者其他人而等上一会儿,自己就根本不可能逃出来了——在自己渡江的时候,金人就已经进了扬州城!
所以,赵构是根本不觉得唐僖宗的这一系列操作有什么问题。
非要说的话,唐僖宗拥有的时间可还要比他充裕许多,所以,才能带上了这些神策军,以及一部分宗室、妃嫔、重臣。
在赵构看来,唐僖宗在跑路这件事情上,已经做得可以了——他又不是谁也没带,只知道自己跑。